Workflow
看好中国先进半导体龙头,美股核心资产和费城半导体风险加剧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中国非典类半导体行业[1] - 公司:未明确提及具体公司名称,但讨论了中国制造业和半导体行业的整体发展[1][2][3]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阶段与挑战 - 中国工业生产能力仍处于中低端,缺乏全球性优势,更多依赖非市场化行为获取利润[1][2] - 2017年是中国中高端制造业的拐点,新能源车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中国基础生产能力的提升[2] - 中国制造业在08年至17年间通过产能扩张和成本控制逐步向高利润领域转型[2] 2. 半导体行业的后发优势 - 中国半导体行业处于早期阶段,成熟制程的扩张展示了中国制造业的强竞争力,但先进制程的竞争仍在后阶段[3] - 美国通过资本手段控制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中国面临长臂管辖和禁运等挑战[4] - 中国半导体行业有望通过自建或结合欧洲、日本供应链,提升整体效率[10] 3. 制造业的全球竞争格局 - 中国制造业的崛起打破了全球原有的垄断格局,特别是在钢铁等行业中,中国逐渐从寡头格局转向充分市场竞争[7] - 中国制造业的完整供应链体系和高效率冲击了原有的全球化模式,美国试图通过制裁等手段打断这一进程[8] 4. 制造业的长期发展趋势 - 中国制造业的复杂性和生产能力不断提升,科技公司有望获得持续盈利[14] - 中国制造业的全球估值格局正在系统性变好,特别是在复杂产业领域[11] 5. 宏观经济与资本流动 - 过去两年中国资本流出明显,但未来一年内可能迎来人民币升值的拐点,资本将倾向于流入中国市场[15][18] - 美国的高利率政策压制了全球经济发展,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但美国的内循环经济策略可能难以持续[16][17] 6. 美股与全球化的风险 - 美股面临估值问题,特别是科技巨头和全球化企业,长期面临中国制造业崛起的挑战[19] - 美国的逆全球化政策可能加速中国的全球化进程,美元可能面临贬值压力[18][20] 其他重要内容 - 制造业的know-how积累:中国制造业通过生产积累know-how,推动产业向上迭代[6] - 供应链效率:中国制造业的供应链效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特别是在国内生产的环节[10] - 估值与盈利:中国制造业的估值和盈利能力正在系统性提升,特别是在复杂产业领域[11][12] 总结 - 中国制造业,特别是半导体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尽管面临全球供应链和市场竞争的挑战,但通过自建供应链和提升生产效率,有望在未来获得全球性优势 - 宏观经济环境,特别是资本流动和美元走势,将对中国制造业的全球化进程产生重要影响 - 美股和全球化企业面临长期挑战,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可能改变全球制造业的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