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Emerging Markets Economics_ EM Under “America First Trade Policy”_ What’s Next, Who’s Exposed_
Amazon&shein·2025-02-10 16:58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涉及半导体、制药、钢铁和铝等行业,以及中国、美国、马来西亚、台湾、哥斯达黎加、新加坡、匈牙利、墨西哥、巴西、阿联酋、南非等国家和地区的相关企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特朗普第二届政府初期政策特点 - 政策倡议更密集、更有野心:行政命令发布速度创美国历史新高,使用《国际经济紧急权力法》使美国政策难以预测[10] - 外交政策更激进对抗:传统盟友也可能成为目标,如加拿大、墨西哥;对哥伦比亚采取快速升级关税、制裁和撤销签证等措施;对中国采取关税威胁,但中国有更多经济和政策杠杆,不太可能被迅速施压让步[11] - 中国倾向谈判:中国对美国10%的全面关税采取更广泛政策工具应对,包括关税、出口管制、实体清单和反垄断调查,但初期使用较为谨慎;市场对关税反应相对平淡,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显示出谈判意愿[22] - 关税使用针对性降低:加拿大能源出口获得10%的特殊豁免,中国和墨西哥、加拿大均面临全面关税威胁;关税可能对中国和墨西哥经济增长造成冲击,并对新兴市场产生溢出效应[28] - 特定行业关税影响 - 半导体:对半导体出口征收广泛关税可能影响马来西亚、台湾、哥斯达黎加、以色列、越南和泰国等;美国可能出于国家安全考虑将高端芯片制造作为目标,这可能导致贸易流动重新路由和亚洲芯片生产商在美国进行后端制造投资或扩大先进封装业务;同时,芯片关税可能提高美国买家成本[33] - 制药:美国对制药行业征收关税可能出于国家安全和审查税收规避策略的考虑;欧洲受影响较大,新兴市场中新加坡和匈牙利受影响相对较大[38] - 钢铁和铝:美国对钢铁和铝征收关税的动机与第一届特朗普政府类似,旨在培育国内生产,但可能削弱下游制造业竞争力;加拿大是美国钢铁和铝进口的最大来源,新兴市场中墨西哥、阿联酋、巴西和南非相对更易受影响[42] - “美国优先”贸易政策审查影响 - 东亚和欧盟易受影响:中国可能在新兴市场中承受关税冲击最大,美国将审查贸易逆差、不公平贸易行为、货币操纵和中国贸易规避等问题;预计中国和欧盟将在商品贸易逆差审查中受到主要关注,墨西哥和东亚许多地区也可能受到影响[48] - 印度采取措施:印度已采取先发制人措施,降低关税以避免被美国针对;预计印度在与美国的谈判中处于有利地位,可能避免激进的关税行动[52] - 货币操纵审查风险低:由于多数央行在过去几个月为捍卫货币而损失了外汇储备,预计货币操纵审查不会导致重大关税反弹风险,但显示出美国对东亚顺差国家货币大幅贬值的敏感性[53] - 中国贸易规避审查:除墨西哥外,越南和泰国最有可能成为美国针对中国贸易规避的目标;越南和泰国可通过提供美国商品购买“协议”或美国安全合作安排来缓解关税风险[54] - 新兴市场风险与央行政策 - 部分新兴市场风险较高:美国新政府的政策举措和外交政策可能对贸易依赖型新兴市场经济体造成拖累,如东亚、中东欧和墨西哥;而国内驱动型新兴市场或较小国家受影响较小;海湾合作委员会地区可能间接受到影响[60] - 多数央行倾向宽松:多数新兴市场央行可能更关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带来的需求驱动型增长冲击,而非汇率传导对通胀的风险,因此大多将继续保持宽松倾向,除巴西外;新兴市场货币可能仍将波动[6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美国外交援助冻结影响:美国外交援助冻结对新兴市场影响不大,除少数未覆盖的低收入经济体;乌克兰相对脆弱,但目前对其2025年预算无直接影响;美国可能将战略或其他让步与外国援助挂钩[17] - 美国退出多边机构可能性:特朗普政府虽未提及退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但《2025年项目》政策框架包含相关提议,且政府已退出多个多边机构,这可能对财政脆弱的新兴市场国家造成影响[21] - 研究报告相关披露:包括分析师认证、重要披露、研究分析师隶属关系、其他披露等内容,涉及利益冲突、投资银行服务、客户关系、研究报告分发等方面的信息[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