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公司 广立微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业务进展 - 软件业务:重点发展 EDA、大数据和能力提升服务三大块,自研第一个设计 EDA 工具性能领先并替代友商产品,CMP 工具与头部设计公司合作推广;核心大数据工具基本完善,订单和收入 3 到 4 倍增长,推出基于 AI 平台并接入 DMS、FDC 等软件;良率服务技术获国内高度认可,中标所有 22 纳米和 28 纳米新增节点项目,更新 IP 并拓展应用环节[3][4]。 - 硬件业务:研发新产品 WL2 并推广,九家客户进行 demo 测试;布局晶圆级老化测试设备,预计 2025 年 6 月推向市场;2024 年新增十家客户,拓展海外市场[3][4]。 - 投资与并购:2024 年孵化巨星数字用于 DFM 工具研发,成立子公司研发模拟仿真工具;对外投资华新盛,专注系统级芯片架构设计及封测设计的 EDA 研发[5]。 - 营收与人员投入:2024 年营收增速下滑但仍超 10%,人员增至约 630 人,净利润可能下降;软件业务增速超 50%,硬件业务 Q4 验收后总体持平或略增[6]。 - 应对贸易摩擦:积极管理供应链,目标 2025 年实现 95%国产化,提高自主可控水平[7]。 - 业务表现与预期:2024 年实际业绩比预期稍差但总体持平且有增长,软件业务未达预期,受市场竞争和大客户订单影响[8]。 - 2025 年展望:客户端大客户增加投入,项目交付带来机会;自身业务储备如数据软件、DSM、PCM 等将贡献业绩[9]。 - 海外业务拓展:2024 年在台湾和新加坡取得突破,韩国拓展不佳;2025 年产品齐备性和功能完善性有望发力[10]。 - 应对市场竞争:数据分析软件功能模块完备后客户端认可度将提高;良率业务因国际环境带动需求增长[11]。 - DFT 工具开发:2025 年加大研发力度使功能模块完备化,已有两个 license PO 落地,市场空间大[12]。 - 人员规划与利润:2025 年人员招聘规模大幅下降,预计控制在 100 人左右,经营业绩将快速回升[13]。 - 股份回购与激励:已完成约 1.4 亿元股份回购,大股东减持周期内停滞,待结束后再评估;考虑新的股权激励计划[14]。 - 收并购思路:关注 EDA 工具和测试设备领域标的,若业务协同、价格合适且方向契合会考虑并购[15]。 - AI 技术应用:在产品侧和内部运营管理提效,多个数据分析软件接入 AI 接口,AI 工具减少人工成本[16]。 - AI 对软件服务影响:使软件更智能易用,提高新手工程师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17]。 - 数据管理类软件前景:进入功能完善阶段,开发人员参与客户端实施服务,当前任务是扭亏为盈[1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广立微线上数据归零等量化指标将在合适时间更新并通报进展[19]。
广立微2025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