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BYD Company Limited_ Popularizing smart driving
Counterpoint Research·2025-02-13 14:5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中国汽车与共享出行 [9] - 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BYD Company Limited)、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Brilliance China Automotive)、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Dongfeng Motor Group)、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Fuyao Glass Industry Group)、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Geely Automobile Holdings)、理想汽车(Li Auto Inc.)、宁波旭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Ningbo Xusheng Group Co Ltd)、蔚来汽车(NIO Inc.)、小鹏汽车(XPeng Inc.)、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Zhejiang 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s)、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Zhengzhou Yutong Bus Co)等 [23]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比亚迪智能驾驶战略 - 核心观点:比亚迪通过21款改款车型将L2 + ADAS引入大众市场,巩固市场份额,虽现有车型折扣可能加大,但大量车型推出使对手难以及时应对 [1] - 论据:2月10日智能战略发布活动推出21款改款车型且不调整价格,均配备新的上帝之眼系统C(DiPilot 100);定价策略符合市场预期,未来几个月车型到店将提升客流量,清晰的车型规划可减少消费者犹豫,抵御对手新车型推出;21款配备ADAS的车型升级数量巨大,对手在3 - 6个月内难快速有效回应 [2][3] 比亚迪ADAS解决方案 - 核心观点:三种ADAS解决方案完善了比亚迪的NOA(自动导航驾驶)产品线,基于视觉的上帝之眼系统C可实现高速公路NOA是亮点 [4] - 论据:去年比亚迪高端品牌推出上帝之眼系统A(DiPilot 600)和B(DiPilot 300),此次上帝之眼系统C登场,完成ADAS在大众市场车型的部署;系统A和B基于激光雷达可实现城市NOA,系统C基于视觉可实现高速公路NOA [4] 比亚迪ADAS普及情况 - 核心观点:L2 + ADAS功能在比亚迪车型中广泛普及,低价车型也有配备 [5] - 论据:所有售价超过10万元人民币的车型将标配L2 + ADAS功能,多款售价低于10万元人民币的车型如海鸥、海豹05 DM - i和秦Plus DM - i也可选配该功能 [5] 比亚迪ADAS的安全卖点 - 核心观点:安全是比亚迪的关键卖点,ADAS被视为现代安全标配,无先进ADAS的合资品牌传统车型需求或受影响 [6] - 论据:比亚迪将ADAS视为类似现代安全气囊的标准安全配置,不仅是技术附加,更是安全必需 [6] 比亚迪股价表现 - 核心观点:过去一周比亚迪股价上涨超20%可能是自身车型发布和市场整体反弹共同作用,未来股价上行取决于近期订单转化和性价比能否抵消科技新进入者在智能驾驶的先发优势,且车型过渡期间可能需进一步降价,加剧价格战风险 [7] - 论据:过去一周比亚迪股价上涨20%(恒生指数上涨6%) [7] 比亚迪后续关注要点 - 核心观点:需关注多个方面以评估比亚迪发展 [12] - 论据:规模效益和ADAS硬件潜在的物料清单(BOM)成本节约能否缓解最新规格升级带来的利润率压力;对手是否会在大众市场车型中将L2 + ADAS设为标配;L2 + ADAS能否保持特色或成为通用配置;海外销售车型是否配备ADAS功能 [12] 比亚迪估值方法和风险 - 核心观点:采用混合估值方法,考虑不同情景,且存在股价上行和下行风险 [13][17] - 论据:混合方法加权25%牛市情景(运营韧性)、50%基础情景、25%熊市情景(宏观前景低迷和行业竞争激烈);牛市情景采用21倍2025年预期市盈率,基础情景采用现金流折现法(长期增长率3.0%,加权平均资本成本14.3%),熊市情景采用9倍2025年预期市盈率;股价上行风险包括海外扩张快于预期、比亚迪e平台和DM - i车型的纯电动汽车需求强于预期、消费电子业务贡献好于预期;股价下行风险包括海外扩张因保护主义缺乏进展、新能源汽车需求弱于预期、毛利率差于预期 [13][14][15][1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摩根士丹利业务关系:摩根士丹利与多家公司有业务往来,包括拥有部分公司1%以上普通股权益,过去12个月为部分公司提供投资银行服务并获得补偿,未来3个月预计从部分公司获得或寻求投资银行服务补偿,还与部分公司有非投资银行服务业务往来等 [23][24][25][26][27][28] - 股票评级和行业观点定义:摩根士丹利采用相对评级系统,包括增持(Overweight)、持股观望(Equal - weight)、未评级(Not - Rated)、减持(Underweight),并对应不同投资建议;行业观点分为有吸引力(Attractive)、符合预期(In - Line)、谨慎(Cautious),各地区有相应基准指数 [33][38][41] - 研究报告相关政策和风险提示:摩根士丹利研究报告更新政策、不提供个性化投资建议、研究基于公开信息但不保证准确性和完整性、研究人员参与公司活动限制、不同地区研究报告传播和使用规定等 [48][53][58][59] - 行业覆盖公司评级和价格:列出中国汽车与共享出行行业多家公司的评级和2025年2月10日价格,且股票评级可能变化 [71][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