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房地产、建材、建筑、家居、家电 - 公司:万科、金地集团、新城控股、龙湖集团、伟星新材、北新建材、兔宝宝、三棵树、东方雨虹、蒙娜丽莎、金螳螂、制造新材公司、晋泰公司、索菲亚、欧派、慕斯、顾家、喜临门、福斯、华帝、万和、万和电气、德昌股份、三花智控、盾安环境、华翔股份、海信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政策转向稳增长:2024年9月26日政治局会议提出“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房地产政策定位从防风险转向稳增长,预示政策思路和推进方式可能调整,或借鉴成熟经济体“管两头”经验稳定市场[2] - 市场主要问题:房价收入比过高、收入预期不稳定、租金回报率低于按揭利率以及地产商经营不稳定,导致政策效果短暂,仅能阶段性激活存量需求,难以形成持续性增长[2][5] - 万科事件信号:万科债务化解事件表明政府重视地产商流动性危机,可能采取更积极干预措施,确保地产链条关键主体稳定,预示未来政策可能进一步加强以稳定行业[2][6] - 基本面改善:房地产市场呈现三重利好叠加态势,基本面已改善3 - 4个月,多个城市房价止跌回稳,春节期间20个城市二手房认购数据同比增长70%,政策组合拳推动市场稳定,收储政策助力去库存和盘活资产[2][9] - 建材行业复苏:建材行业产能出清充分,头部企业抗风险能力强,逐步恢复,水泥熟料库存降至低位,可能为后续涨价提供动力,关注伟星新材、北新建材等公司[2][14] - 家居行业政策预期:家居消费刺激政策有望延续并扩大,但因非标属性,实施节奏与标准化消费品不同,头部公司经营稳定性和利润率凸显竞争力,关注索菲亚、欧派等定制家具公司[2][23] - 家电板块机遇:看好内需、出口和零部件三条主线,内需关注政策落地和与地产相关性高的领域;出口关注避开美国风险和利用海外产能的企业;零部件关注受益于行业复苏和新增业务的公司[2][2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成熟经济体经验:成熟经济体应对房地产问题通常采取“管两头”方式,即干预地产商流动性危机和下调按揭利率,对中国有借鉴意义[4] - 修复弹性:从整体经济和关联领域看,未来房地产市场修复弹性不大,大部分经济体地产泡沫后修复需十年或更长时间,中国处于转型下半段,总量经济回落和利润率抬升现象将继续存在[7] - 宏观经济影响:宏观预期低,链条中困境反转或见底修复逻辑值得关注,境外资金对中国判断过度悲观,中国产业突围和政策推进或支持资本市场[8] - 建筑业情况:经济需新增长点刺激,今年节后基建开发强度弱,需跟踪政策落地效果,有望带动建筑业复苏;2025年初各省经济增长目标保守,建筑企业资金紧张,战略目标稳健;地产投资下滑影响建筑行业,龙头公司订单减少,建筑环节接近修复阶段;建筑企业盈利有望改善,如制造新材公司预计2024年扭亏为盈[16][17][18][20] - 厨电板块数据:2024年厨电板块前期销售下降,后期因以旧换新政策拉动实现正增长;2025年初各地以旧换新政策落地后,烟机灶具出货量双位数增长[25] - 白电板块数据:2025年1月白电安装卡数据降幅低于预期,空调内销排产下滑小,农历年假期间销售同比增长约10%,12月单月出口增幅达两位数以上[26]
房地产行业利好频现-地产链投资价值几何
-·2025-02-13 1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