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百亿票房加冕,《哪吒2》何以燎原
21世纪新健康研究院·2025-02-16 19:57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影视行业、动画电影行业 - 公司:成都电影集团、光线、万达、恒电、猫眼、阿里影业、泡泡马特、万代、卡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哪吒2》电影相关 - 票房成绩:《哪吒2》是中国影史首部票房破百亿、观影人次破两亿的电影,目前票房位居全球动画票房榜第三名,仅次于《冰雪奇缘2》和《超级特工队》;春节档期间为成都电影集团旗下成影影头贡献近六成票房,为诚意国际影城贡献接近七成票房;春节档半个月超160亿票房,超过2024年暑期档近三个月116亿票房成绩,预测票房有160亿 [1][23][39] - 成功原因 - 必然性:题材合家欢,奠定大背景基础;情节设置起伏反转,人物形象反常识,如哪吒从反派到有家族原因的转变;动画精美,有近2500个镜头,后期制作接近2000个,涉及大量水元素流体,制作难度大;情感共鸣感强,群像设计让不同年龄段观众都能找到吸引自己的元素 [12][13][16] - 偶然性:同期竞争对手情况影响;二创元素多,“自来水”效应明显;票房达到七八十亿时激发民族自豪感,推动票房破百亿 [17] - 对影院的带动作用:带动影院人气,促进影城商品销售,带动影城所处商业体周边商家及社区周边餐饮营销,出现销售高峰 [9] 国产动画工业化发展 - 发展程度:特效制作水准已赶超海外,但在体系化方面存在差距,如缺乏持续孵化IP的能力,盈利主要依赖票房,衍生品收入占比低,全球化布局刚刚起步 [24][26][27] - 存在问题:制作标准化不足,140多家公司参与制作但各自为政,缺乏统一规范 [28] AI对电影工业的影响 - 积极影响:在制作流程中可校版增效、缩短时间、解决人工问题,如辅助完成初级原画、剧本衔接、分镜等;在宣发阶段可精准捕捉关键词,制作短片进行宣发 [29][30] - 局限性:短期内无法替代人类的创意、情感深度和文化内涵,电影作为艺术形式需保持独特性和人文关怀 [31][33] 不同媒介关系 - 短视频、视频网站与影院:形成互补关系,短视频满足观众碎片化时间的即时娱乐需求,影院构建沉浸式观影体验空间,能形成群体共鸣效应;优质内容是核心,不同媒介只是呈现形态不同,短视频还可作为宣发阵地激发观影热情 [34][35][36] 电影市场现状与困境 - 现状:2024年电影市场票房约425亿,接近2015年水平;2025年春节档火爆,淡季不淡,预计全年票房突破500亿 [41][39][43] - 困境:院线成本刚性,大盘票房未达盈亏平衡线导致亏损;内容创作端缺乏创意,影片同质化严重,过度依赖固有IP改编翻拍,小成本影片宣发难、曝光少,难以脱颖而出 [42][45][46] 避免档期依赖与非票业务 - 摆脱档期依赖:核心是提供优质内容,优质内容可创造档期;制作方和发行方需优化内容规划和档期安排,加强非档期市场的培育和营销,如针对工作日推出适合上班族的中小成本文艺片 [48][51][52] - 非票业务:衍生品是重要一环,迪士尼三分之一收入来自衍生品,国内泡泡马特等公司也证明了衍生品市场潜力;《哪吒2》衍生品销售火爆,可打造大体量IP内容,拓展衍生品渠道,实现IP授权跨领域价值拓展,如打造主题影院 [49][50][53] 影视板块投资机会 - 院线公司:与票房大盘相关度高的院线公司,如万达、恒电等,随着票房预期上修,投资价值显现 [55][57] - 出品公司:产品矩阵丰富、有持续序列规划的出品公司,如光线,除动画电影还有真人电影规划,值得关注 [56] - 衍生品公司:涉及IP衍生品的公司,如泡泡马特等做潮玩经济的公司,有较大发展空间 [5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0年7月影院复工,成都电影集团旗下的成都市和平电影院售出全国第一张《哪吒1》重映电影票 [3] - 《哪吒1》2019年上映时未投入过多宣传,靠精彩剧情和制作赢得口碑和票房,为《哪吒2》奠定市场基础 [10] - 《哪吒2》营销投入可能不是最大,上映之初宣传素材较少 [11] - 抖音、快手平均使用时长120 - 130分钟,与春节档电影时长无本质差异 [37] - 2024年1月份15家影视院线股发布业绩预告,14家逾亏,只有1家盈利 [41] - 过去十几年春节档票房占全年票房的10% - 20% [42] - 2023年爆款影片如《长安三万里》《孤注一掷》等,观众更愿意为优质内容付费 [43] - 双十一、12月等冷档期也曾有优秀国产影片取得好票房成绩 [48][49] - 《哪吒2》制作团队受到国外影视公司关注,有望引进人才推动电影高质量制作发展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