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医疗研讨——AI+辅助诊疗
21世纪新健康研究院·2025-02-16 19:57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AI+医疗、互联网医疗、医药电商 - 公司:京东健康、叮咚、百度、阿里健康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AI在互联网医疗公司的应用及发展 - 应用历程与现状:京东健康约在19 - 20年开始在电商场的BI推荐、医疗场的AI辅助问诊及分诊工具上浅规模植入,如今更深入投入,如从分诊到辅助诊疗等方向,是推动医疗和电商核心业务的工具与驱动力,投入预算增加 [3][4]。 - 主要应用场景:智能问诊(含分诊、电子病例书书写)、账号管理、治疗管理(解决医生效率问题,提升患者移送性) [5][6]。 - 应用效果:诊后工作效率较过去提高70% - 80%,智能诊疗领域患者满意度达92% - 93%,较人工提升10 - 20个百分点 [7]。 - 数据处理与能力建设:进行数据融合,将智能穿戴、问诊记录与消费数据结合,经收集、整合、清洗、加工后建模评估并应用;目前注重自主掌握数据安全、合规及底层加工能力,短期通过引入合作获取外部AI能力 [8][9][10]。 智能分身及相关影响 - 智能分身工作模式:通过引导式问题激发患者主诉,给予建议和客观分析,收集患者信息后交予后端真实医生干预,监管不允许其做诊疗、下处方或出结论 [11][12]。 - 对医生团队扩张的影响:2022 - 2023年左右京东健康医生招募数量下降,开始注重提升医生质量,如规则撰写、科室规则建立、诊疗模式应用等 [13]。 AI在医学影像识别及数据获取问题 - 影像识别应用:分诊过程中患者上传片子涉及AI影像识别功能,需用户授权数据 [14]。 - 数据获取难题:不同科室和领域需大量患者真实案例数据,平台难通过线上大规模获取,需与线下医院合作,但受监管、医院意愿、患者上传数据数量和质量等因素限制,目前多在用户数据易获取的专病或专科领域尝试 [15][16]。 与公立医院合作及收费模式 - 合作困境:短期与公立医院在数据合作上难有进展,医院因监管、风险分控、合规等问题不愿释放资源,且双方商业地位不平等 [17][18]。 - 收费模式:主要有包含在整合软件或硬件服务商系统里打包收费、平台补贴置换合作两种,少见直接向医院售卖AI服务软件切采购预算的案例 [19][20]。 互联网医疗平台需求及竞争格局 - 用户需求:目前线上诊疗平台用户需求围绕高药场景衍生的问诊医疗服务和轻问诊场景的健康搜索,流量部分来自搜索引擎 [20]。 - 京东健康优势:在医生、患者、医院三端有布局且有实际工具和业务介入;依托大量订单有丰富用户健康和用药需求画像;在智能用药和轻问诊领域基础能力和数据储备行业领先;商业化边线场景清晰,可持续性强;在电商领域有供应链响应速度和智能化管理优势 [22][23][26]。 AI在互联网医疗各环节的影响 - 难以颠覆供应链管理:目前难以基于流行病学数据动态调整库存,因销售弹性、价格波动及技术端数据不足等问题,只能对常见疾病做诱发因素预判 [28][29]。 - 最可能颠覆疾病管理环节:互联网医疗目前多为工具属性,本质在解决药品问题,疾病管理环节能迁移品牌方资源投入,提升院外效率和营销能力,增加变现和利润能力 [30][31]。 政策对互联网医疗电商的影响 - 药店比价和医保打通政策:对B2C链影响不大,主要干预品牌方渠道管理能力,促使行业规范化,利好线上企业;未来1 - 3年电商处方要领域毛利可能大幅上升,因流量迁移和品牌方资源迁移,线上营销能力提升 [33][34][35]。 - O2O渠道纳入医保:目前流量和订单量增长幅度小,受地方开放程度、医保边界限制及运营信息打通问题影响,处于小规模试炼阶段 [38]。 - B2C渠道纳入医保:几乎无可能性,监管难平衡,地方执行者意愿低,且运营成本和合规数据维护成本高,不一定产生中长期利润 [39][40]。 线上线下药店生存状态及渗透率 - 现状:医药电商渗透率约35%,线上市场规模约1000亿,零售市场非医保非保险个人支付市场规模约2000亿,线上增速较过去两年明显放缓,约12% [42]。 - 未来趋势:线下供给出清,线上受政策支持,整体增速不会很快,集中度向头部提升,下游供给可能倒逼转化到线上,短期渗透率可能达40% - 45% [43][44]。 AI对药品销售利润率的影响 - 利润率提高原因:主要通过AI工具提升药品营销能力,解决服务标准化问题,降低营销成本,虽处于投入阶段,但短期可能改善自营药品毛利水平 [46][47][50]。 - 毛利率提升幅度:自营药品毛利成本目前约十几个点,有可能从目前结构上升到保健品或医疗器械约二十几的毛利水平 [5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京东健康曾在20年前后对整体用户画像做重构,沉淀购买行为等数据并打健康标记 [27]。 - 线上购药相关政策中,司徒米歇尔政策主要干预品牌方特殊渠道低价产品,针对医保价格高、单品增速快等产品,目的是控废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