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AI+医疗、互联网医疗、医药电商 公司:京东健康、腾讯、百度、阿里健康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京东健康AI相关表现及发展 - 产品与场景:集中在智能问诊、电子病历系统及诊后管理等领域,智能问诊包括分诊工具等,电子病历系统辅助诊疗,AI咨询初见成效,诊后注重整合管理[2] - 研发投入:2024年AI研发投入占总技术研发投入超30%,预计2025年提升,未来通过资本运作扩大投入[2][4] - 对患者体验影响:智能问诊满意度提升10%-20%至92%-93%,整合管理使患者依从性提升70%-80%,优化资源配置,增强粘性与复购率[2][5] - 数据安全与合规:严格遵循法律法规,通过关联建模等分析,自主掌握NLP等底层加工能力[2][6] - 未来发力领域:在智能问诊引擎、数据加工及用户画像构建等领域发力,底层加工能力坚持自主开发,部分高级AI能力或合作引入[7] AI在电商场景的应用 - 渗透率最高场景:在互联网和医药电商中,智能导诊渗透率最高,完成用户分诊和病例收集等工作[8] - 智能分身作用:引导患者主诉、分析信息,传递给真实医生,替代医助或实习生工作,不直接诊疗或开处方[9] 医疗平台相关情况 - 医生团队扩展:自2022年起招募数量下降,注重提升质量,通过自有医生和引入专病专家等方式[10] - 智能分诊与影像识别:涉及医学影像识别,数据主要来自患者授权上传,因监管和医院问题,与线下合作困难[11] - 患者上传数据情况:数量和质量相对较少,专病或专科领域应用较多,全科覆盖未实现[12] 监管与合作情况 - 医院数据接口:短期内难以放开,目前多曲线救国接入合作,但获取数据受政策限制[13] - 第三方收费模式:主要有打包软件或硬件收费和平台补贴置换合作两种模式,未出现直接卖AI服务软件给医院的案例[14][15] 用户需求与平台优势 - 用户需求:集中在轻问诊、购药及健康搜索,严肃医疗需求难迁移至线上,流量多来自搜索引擎信息类场景[2][16] - 京东健康优势:技术沉淀和应用工具有优势,覆盖三端且落地业务;数据量级大,积累大量画像;商业化变现清晰稳定;供应链管理和数据处理有优势[17][18][19] AI对行业的影响及未来趋势 - 颠覆环节:未来3 - 5年最可能颠覆疾病管理环节,提高医药电商效率和效果,降低成本,提升管理与营销能力[2][21] - 对品牌方和厂家影响:帮助找到更多患者,便捷复诊,提升资源投入和效率,利好市场,提升变现和利润能力[22] - 线上医药电商发展趋势:目前渗透率约35%,交易规模约1000亿,行业增速约10 - 12%,短期内渗透率可达40 - 45%,若条件允许可能提升至60 - 65%以上[28] - AI对盈利影响:有助于提高净利率和利润空间,通过优化供应链等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但需克服挑战和长期投入[29] 政策相关影响 - 线上购药政策:四类药品比价政策对B2C电商影响不大,促进行业规范化,利好线上企业,预计未来1 - 3年电商处方药毛利大幅上升[23] - 比价政策对电商平台影响:不显著增加电商平台运营成本,促使行业规范化,提高整体效率[24][25] - O2O渠道医保支付:不同地区增长幅度不同,整体较小,2025年医保支付规模1亿以内,药品零售规模约300亿,未来增长取决于政策[26] - B2C渠道医保支付:目前几乎无可能性,监管难平衡,运营和合规成本高,难盈利[2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AI调整库存情况:目前无法基于流行病学数据动态调整库存,主要依赖人工或基础数据分析预测[20] - 药品营销问题:过去因患者不信任和平台服务缺乏标准化无法有效营销,信息化和AI技术及品牌方转型推动药品利润上升[31] - AI在院内到院外转型作用:提高整体效率,降低营销成本[32] - AI对获客成本影响:显著降低获客成本,提高产出效率[33] - AI对销售费用和毛利率影响:短期对销售费用影响不明确,自营处方药毛利已提升,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至20%左右[34][35]
AI-医疗研讨沙龙系列会议-AI-辅助诊疗
-·2025-02-16 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