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港股互联网、电商、智能云 - 公司:阿里巴巴、腾讯、小米、金山云、快手、美图、第四范式、哔哩哔哩、汇量科技、心动公司、创梦天地、商汤科技、富国集团、阅文集团、小鹏汽车、理想汽车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港股互联网板块 - 核心观点:近期表现好,未来有增长机会,估值有提升空间 - 论据:1 月 14 号到 2 月 13 日,恒生指数涨 15.6 个点,恒生科技指数涨 23.5 个点;AI 带来重启增长机会;全球投资者对中国市场 AI 价值信心大增,外资回流;港股互联网板块估值相对全球偏低,平均 14 - 16 倍,以腾讯为锚定,2024 - 2026 年 EPS 增速可达 15%,AI 因素有望提升估值;下周阿里巴巴业绩披露和宏观因素改善将增强市场信心 [3][4][5] 阿里巴巴 - 核心观点:被推荐为年度金股,低估值、高价值、高成长,未来盈利和市值有提升空间 - 论据 - 战略聚焦主业:通过组织架构改革聚焦云、电商和菜鸟等核心业务,剥离非核心业务提升毛利率;淘宝天猫业务收入占比 42.8%,核心业务总收入占比超 73%,贡献 112%的利润 [3][9] - 电商业务:受益于消费复苏,组织运营改善;淘宝天猫集团改变流量分配规则吸引中小商家回流,优化用户体验,增加 88VIP 会员数量,短视频平台流量红利见顶,有助于稳定 GMV 份额,实现收入稳定增长;对天猫集团收入增长持乐观态度,组织战略聚焦带来利润弹性,核心会员增长,竞争对手流量红利减弱 [3][7][8][10] - 智能云业务: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在国际榜单排名靠前,有望推动业务快速发展,提升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巩固市场地位;预计 2025 - 2027 财年收入增速从 10%提至 18%,毛利率从 38.6%升至 39.6%;2024 年全汉发布 1.572B Chat 版本,2025 年 2 月 9 日发布千问 2.5 Max 与阿里云合作,在国际榜单表现优异,开源大模型榜单中千问位列第一 [3][11][14][19] - 盈利预测:预计 25 财年和 26 财年净利润高于彭博一致预期,分别为 1600 亿元和 1807 亿元,高出约 5%和 8.6%;非 GAAP 归母净利润在 2026 和 2027 财年同比增长 12.7%和 11.6% [8][20] - 估值:目标价 134 港币,有约 10%上涨空间;乐观情况下目标价可能达 150 多港币每股,对应 30%左右上涨空间;若云业务提速至类似北美云厂商增速,合理估值可能参考北美云厂商水平,将显著提升市值 [3][21] 其他公司 - 核心观点:小米、理想等公司具有潜力,值得关注 - 论据:小米在 AI 端侧产品力和资金实力具备优势,新零售布局及人车生态形成独特卡位优势;理想虽受车型周期拖累,但数据积累及算力水平位居国内新势力第一梯队,新车发布有望迎来新增长机遇 [22]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蒋凡回归预计为阿里电商业务带来新动力,其丰富管理经验和成功案例有助于优化国内电商业务,提高运营效率 [12] - 阿里巴巴 2024 年底成立淘天集团,由蒋凡统管电商事业群,蒋凡曾负责的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过去五年收入复合增速约 30%,其任命被视为利好信号;阿里股东回报率通过回购和分红综合达约 4% [13] - 海外云厂商 2023 年第一季度至 2024 年第四季度云业务收入增长加速,反映资本开支提前布局 AI 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国内阿里、腾讯等公司增加资本开支,云业务收入有望提速 [15] - 阿里巴巴毛利率将企稳回升,过去毛利下滑因新零售、本地生活和大文娱业务投入增加,剥离非核心业务对毛利率有正面影响,目前处于新旧资本开支周期交替期会带来财务调整 [16] - 阿里巴巴智能云业务短期内折旧费用相对稳定,过去五年折旧费用与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比值快速下降,2023 和 2024 财年资本开支大幅下降,即便后续回升对利润表影响也会延后 [17] - 对淘宝业务 2025 - 2027 财年 GMV 增速预测分别为 5%、4%和 3.8%,货币化率分别为 3.92%、4.0%和 4.05%,淘天业务收入增速分别为 1.64%和 4.6% [18]
阿里巴巴20250216
21世纪新健康研究院·2025-02-16 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