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 科技行业(包括计算机、传媒、通信、军工等)、消费行业(食品、商贸、社福等)、周期行业(钢铁、石化、房地产等)、券商行业、机械行业(机器人)、电机行业、医药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春季行情持续性观点 - 观点:短期(几周甚至一个月左右,两会前后)春季行情会延续 [2][3][13][17] - 论据: - 分母端因素: - 政策和外部事件:政策持续出台,产业政策加速落地,如科技领域下周将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外部风险大概率下降,俄乌冲突风险大幅下降,美国通胀压力继续大幅上升可能性较低,美元指数下行 [8][9][10] - 流动性:历史经验显示两会前后央行可能进行货币宽松操作,今年有可能进一步降准;1月信贷数据好,社融新增创单月最高值,同比多增近6000亿,人民币新增贷款同比多增2100亿 [11] - 分子端因素:基本面有可能边际改善,1月通胀数据回升,CPI同比增速回升,服务CPI同比增幅扩大0.6个百分点,PPI同比降幅收窄,PPI与PPIM的差大幅回升 [12] - 市场情绪指标:目前行情涨幅5%左右,持续25天,处于中段偏中性水平;换手率高点2.1,成交额放大100%,均未达较高水平 [14][15] - 行业轮动指标:10年以来八次春季行情规律为先科技启动,末期蓝筹补涨,当前从1月13号以来计算机、传媒等科技行业涨幅高,仍处于科技领导阶段 [15][16] 科技风格观点 - 观点:科技成长风格短期难切换,行情会延续,短期可能有震荡调整,调整更多是内部轮动且处于初级阶段 [3][17][23] - 论据: - 风险因素不满足:导致科技与大盘背离的风险因素(风险偏好下行、产业趋势向下、流动性收紧、基本面大幅回升)目前都不符合,政策、产业趋势和流动性都有利于科技行业 [18] - 行情对比:与历史上4G元年、5G元年等三次科技行情对比,本次行情持续57个交易日,涨幅5%左右,远未达到前三轮行情的持续性和强度;TMT指数成交额占比47%处于高位,换手率最高5.6%也处于高位,短期有调整需求但整体行情跨度和高度未达 [20][21] - 行业轮动规律:前三轮科技行情从计算机、传媒等偏软件行业轮动到电子、通信等偏硬件行业,目前仅处于第一阶段前半段,未开始轮动到汽车和电信等 [22][2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短期行业配置推荐方向:一是TMT加机械(机器人);二是可能补涨的成长(电机、医药、券商);三是可能受益于政策的消费(食品、商贸、社福等) [24]
聚焦一刻系列电话会-春季行情和科技风格能延续吗
-·2025-02-17 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