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公司 鹰瞳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业务布局 - 致力于打造诊疗一体化闭环,聚焦慢性病和青少年近视防控两大领域,形成眼底检测、近视防控、视觉训练三大产品线[2][3] - 提供文件一体化解决方案和多级诊疗服务框架,连接基层、医院、三甲医院及卫健委等多层级医疗服务体系[2] - 自2021年起布局全球市场,海外业务收入占比不断提升,预计今年达5%,已在二十多个国家商业落地,计划重点拓展中东和美国市场[4][16] - 市场方向和客户群体 - 面向慢性病市场,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客户群体,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心梗、脑梗等,基于视网膜AI检测市场到2030年预计达340亿人民币[5] - 面向青少年近视防控市场,该市场空间预计可达2100亿人民币[2][5] - 产品线介绍 - 眼底检测:通过AI技术对眼底影像进行分析,实现慢病筛查和风险评估[6] - 近视防控:通过LED光线照射视网膜,实现眼轴缩短或不再增长,防控近视,已获二类医疗器械证书,是市面上唯一合法售卖的光纤激光先进治疗产品[2][6][10] - 视觉训练:针对弱视儿童进行训练,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和自研眼动仪,实现脱离医生指导在家治疗[10] - 技术优势 - AI算法在真实世界环境中验证准确性,平均AUC达到96.8%,提升筛查效率约75%,并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预测未来眼底血管变化,辅助医生早期介入治疗[2][11] - 开发了第三代自助式眼底相机,拓展应用场景至非医疗机构,操作更便捷、成本更低廉[2][8] - 拥有自主研发的医疗AI大模型,同时接入其他大模型辅助回答问题,满足客户需求[18][19] - 商业化场景 - 医疗机构:主要客户为基层医疗机构,满足全科医生对慢性病并发症检查与治疗需求[16] - 大健康领域:合作对象包括保险公司、视光中心及药店,通过提供健康服务促进第三方产品转化,如优化保单转化率、为视光中心推销功能镜片提供医学证据支持[4][16] - 业务增长预期 - 在现有业务线和近视防控业务线加大力度,尝试纯C端销售模式扩展销售范围[22] - 继续加大海外市场特别是东南亚市场的拓展力度,预计2025年东南亚市场收入占比翻番增长[2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硬件投入:开发了自己的眼底成像设备,解决传统设备大而笨重且价格高的问题,可应用于更多场景,扩大业务发展潜力[7] - 自动化诊断工具:自两三年前开始研发,通过累积数据训练自有机构模型,可提供精准报告解读和医患交流与健康建议,在数据库建设、算法先进性和研发团队实力上处于领先地位,获得二十余项医疗器械证书[14][15] - 数字疗法优势:在眼科领域应用具有多方面优势,更适合现代社会和环境,避免患者被标签化,效果不逊色于传统疗法,能提升患者对医生处方的依从性[21] - 海外对标公司:在AI辅助诊断领域,主要竞争对手包括传统公司如蔡司,以及专门从事AI辅助诊断的公司如IDEX和Google,但中国公司在AI应用落地方面可能更具优势[22] - 数据来源和费用:数据来源主要包括科研合作、自行采集以及商业化落地后的自有数据采集,前期研发投入大部分用于数据采集,具体费用不便透露[26]
鹰瞳科技20250217
21世纪新健康研究院·2025-02-17 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