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TMT(计算机、电子、传媒)、煤炭、建筑、新能源、消费内需、红利资产、白电、白酒、中药、消费电子、航空装备、工业金属、电池、石化、食品饮料、农林牧渔、金融、医疗、安防、广告电商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市场研判:市场冲击躁动有望延续,主逻辑包括经济复苏预期无法被证伪、产业链不断扩容、成交估值过热状态消化后消费内需和红利资产可能接棒 [1][2] - 行业分化:过去半年行业分化明显,TMT 涨幅大(计算机涨 80%,电子和传媒涨 50%左右,均值 54%),而煤炭、公用事业、石化、食品饮料、农林牧渔等板块相对收益较差;行业分化原因一是政策转向,二是 AI 技术有更多下游应用场景 [3][5][6] - 历史经验复盘:2013 - 14 年传媒和互联网因产业结构调整、智能手机普及、IPO 暂停并购火热而上涨;2016 年中小创 TMT 因货币宽松、杠杆资金运用及“一带一路”政策表现强;2020 年核心资产因疫情防控优势、产业政策和新能源技术演进上涨;2023 年 AI 因经济复苏预期和 GDP 因素明显上涨 [4][5] - 见顶峰值与高低切:当下 Deep - Stick 行情新成长量加大;历史上高低切一般走向估值盈利匹配度好或低估值防御板块,本轮可能集中在消费内需和红利资产 [9][10] - 市场资金层面:市场躁动可能蔓延,原因是国内基本面、房地产风险管控和经济复苏进程;随后三个月发行会放量,月均发行规模达 580 亿元;市值与居民储蓄比例低,资金可能流向有赚钱效应的股票市场;上市公司回扣贷近 700 亿元,盈利幅度正 0.5 左右,国家队 ETF 安全力扩展到 14%,散户资金回暖 [11][12][13][14] - AI 行业看法:短期 AI 可能占优,扩容使交易资金体量和轮动能力加强,但成交过热时需提示两融接棒存量资金风险;TMT 检测规模达 450 亿且过去两个月在增加,AI 产业链分化,上游算力和服务器涨幅大,中游技术集成和信息安全表现强,下游安防和支架涨幅多,医疗和金融商业化进程慢 [14][15][1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从 PG 和 PBRE 视角看,估值盈利匹配度比例度较高的主要集中在消费板块(白电、白酒、中药)和制造业领域(消费电子、航空装备、工业金属、电池) [17]
华创策略 躁动正酣、极致风格
21世纪新健康研究院·2025-02-17 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