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光伏行业、工业机器人行业、人形机器人行业 - 公司:禾川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光伏行业下滑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 核心观点:光伏行业下滑导致公司销售额和利润受损,但公司设定 2025 年增长目标并控制亏损 - 论据:光伏行业自 2024 年以来销售额从 20 多亿降至 15 亿左右,下降近 60%,导致公司销售额下滑 25%-30%,预计亏损 1.5 亿左右;12 月和 1 月订单环比持平,同比下降 20%左右;公司希望 2025 年实现 10%左右增长,将亏损控制在 1 亿以内 [3] 公司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战略布局和产品开发 - 核心观点:公司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布局多项产品,与科研院校合作,希望推动软硬件发展 - 论据:公司布局伺服驱动技术及核心产品,承担农业机械事业部新产品开发;与科研院校合作提供样机用于测试;未来希望通过量化市场应用与软件厂商合作 [5] 工业机器人与人形机器人的差异及应对 - 核心观点:工业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在硬件配置、控制系统、电机选择等方面存在差异,公司需应对这些差异 - 论据:工业机器人使用 48 伏电机,控制器专业定制;人形机器人运行轨迹和场景封闭固定,依赖大模型驱动,电机选择需考虑空间定位等问题;未来大模型可能集成运动控制算法 [7] 人形机器人的核心组成部分及价值链占比 - 核心观点:人形机器人核心组成部分为三大执行器,占本体单台价值量 60%-70% - 论据:线性执行器、旋转执行器和灵巧手占比 60%-70%,其余部分包括大模型、结构件等合计占比 30%-40% [16] 公司在电机方面的优势及产品开发 - 核心观点:公司在电机方面有传统技术优势,专注于伺服系统和执行器,希望通过代工进入市场 - 论据:公司原来从事电梯行业积累经验,专注于伺服系统和执行器;行星滚柱丝杠产品开发进展良好,但需优化磨床工艺降低成本 [18][19] 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需求与技术水平的差距 - 核心观点:市场对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需求与现有技术水平存在差距,需优化工艺降低成本 - 论据:一个人形机器人需要 14 个行星滚柱丝杠,每个接近一万块,总成本高;公司空心杯电机、灵巧手等样品订单未实现批量生产 [21][22] 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落地条件和时间 - 核心观点: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需软硬件协同迭代和成熟大模型算法支持,2025 年为商业化元年但成效待察 - 论据:目前厂商进行小批量测试,需成熟大模型算法催生更多应用场景;2025 年被视为商业化落地元年,但具体成效仍需观察 [30][31]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与华为生态链内仅处于初步接触阶段,与华为云 BU 部门牵头成立巨神智能创新中心,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明确具体合作内容和进度,预计提升产品性能配置,无太大订单预期 [6][26] - 公司目前采用磁编码器,因下游需求不足,短期内难以实现批量生产 [27] - 公司去年 8 月展出游龙一号人形机器人,不重视本体开发,更关注与应用厂商合作推广人工智能技术 [24] - 公司与高校合作将人形机器人本体卖给高校用于教学和测试研究,有助于优化核心零部件配置 [25]
禾川科技2025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