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中医行业 - 公司:沪盛堂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赛道贝塔层面 - 核心观点:中医行业需求持续且受政策支持,发展趋势良好 - 论据:老龄化和慢性病使健康人群扩大,中医能提供长期温和调理方案,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支持中医行业发展,疫后及当前经济环境下,健康需求推动行业发展 [1] 公司自身层面 - 核心观点:沪盛堂具有先发优势,成长确定性高 - 论据:优质医生是中医行业核心稀缺资源,沪盛堂已与全国头部核心中医院及中医药大学合作,截至去年6月,合作医联体26家,线下医生约5400余人,每月新增约100人,预计去年底体系内线下医生约6000名,未来将通过强大会议团队持续合作 [2] - 核心观点:公司成长核心驱动是供给驱动 - 论据:成长判断基于线下新医生合作数量增长、与头部公立医疗机构合作情况、线下医生平均产值提升,其中线下优质医生数量是核心驱动,预计去年线下医生合作数量增长超20% [3] - 核心观点:看好公司老店内生增长及扩张空间 - 论据:截至20年中报,线下职业医生约5400余人,稀缺高职层医生占比过半,新增合作医联体6家,新增医生数量向好,公立医院合作医疗资源储备充裕 [4] - 核心观点:公司AI业务探索领先 - 论据:19年开始布局AI应用业务,23年下半年与百度签署合作协议,今年2月宣布切入DeepSeek模型,用专家几千余条数据训练,模拟开荒采用率达80%以上,预计下半年发布迭代产品 [4][5] - 核心观点:公司迎来全国扩张黄金期 - 论据:外部环境变化使中医机构出清,公司完成前期区域市场铺垫,目前全国门店数量达80家 [5] 政策影响层面 - 核心观点:医保政策和集采政策影响有限且可控 - 论据:医保政策方面,公司医保统筹收入占比约20%,各账占比不到15%,业务不依赖医保支付,布局集中在医保较好的华东华南地区,未来将优化收入结构,中小机构可能出清;集采政策方面,公司有行业经验和供应链加持,预计新一轮集采政策影响可控,最差情况对毛利率影响约2个点,可通过调整医生分成比例等方式弱化影响 [6][7] 盈利预测和估值层面 - 核心观点:公司盈利增速可观,估值有提升空间 - 论据:预计24 - 26年公司收入增速为32%、31%、27%,报表规模净利分别为3.3亿、4.7亿、6.3亿,同比增长32%、41%、36%,25 - 26年PE仅16和12倍,24年股权激励摊销费用约八九千万,25年压缩到五千万以内,净利润增速将明显提升 [8][9]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外延整合方面,去年外延数量超预期但起量不大,今年天津市场和海外新加坡市场等起量较好的机构可能陆续落地,若外延节奏好将形成有效催化,医联体合作推进和国家区域性中医药利好政策出台也可能形成催化 [8] - 风险提示包括政策(医保、集采)超预期、新合作医生人数或质量不及预期、城市扩张进度不及预期 [9]
固生堂2025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