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公司 贝瑞基因、海外P公司、海外对标公司CDS、美国同行业公司、富吉瑞、和瑞(贝瑞基因参股公司)、上海智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经营情况及亏损原因 - 贝瑞基因主要从事儿科、产科和遗传学科相关的基因检测工作,核心业务是NIPT检测,但近几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1][2] - 亏损原因包括主营NIPT业务竞争激烈、价格战频繁,受国家集采和医保政策影响单价下降,以及出生人口逐年下降,该业务在公司占比60%以上 [2] 公司未来发展准备 - 主推NFTT基础产品的plus升级产品,涵盖一百多种疾病检测,价格有较大提升 [2] - 基于二代基因测序发力三代基因测序技术,抓紧拿国家商业证书,今年有望落地;与海外P公司合作研发桌面测序仪,已获得东南亚十一国等地区的运营代理权利,未来将发力新生儿检测业务 [2][3] - 进行成本控制,管控人员和测试新品等;针对英伟达被列入不可靠清单事件,公司一直在做国产替代工作,现阶段海关清关正常,未来会减少对英伟达采购份额,若完全国产替代可节省1/3甚至一半成本 [3][4][5] 公司AI业务发展情况 - 公司从20年开始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和应用,已形成包含检测数据、公共数据和文献数据的PB级数据库,平台采用量超过亿,构建了完善的医疗知识图谱,并研发了多种智能化工具和模型算法 [8] - 未来将服务低端医疗机构,帮助医生和科室提高报告解读和文献解读效率,为医院做本地化模型训练 [10] - 同行业美国公司将基因数据商业化卖给医院和保险公司,但国内医疗数据管理法规未明确,公司与国内领先的数据云部门和信通下合作,委托行政院进行医疗数据认证和加密工作,为医疗数据开放做准备 [10][11] 公司业务拓展方向 - 未来将发展多组学分析和多模态数据融合,通过与头部重点医院合作,共享数据进行研发,积累生物信息学数据,完善多组学数据 [13][14] - 大模型为公司和医疗机构提质增效,尤其对新生儿遗传病基因检测业务有明显促进作用,还可为医院提供文献解读、报告解读等功能,并开发相应大模型 [15][16] - 公司AI业务发展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积累数据和生成模型;第二阶段占领头部医院医疗资源优势;第三阶段建立完善解决方案,开发C端市场,如基于顶级医院数据生成特定领域的儿童和产科健康管理大模型,解决特定人群诉求 [18][20][21] 公司肿瘤早筛业务情况 - 公司参股的和瑞公司从事肿瘤早筛和伴随诊断业务,但国内肿瘤检测市场复杂混乱,和瑞公司面临竞争和医疗机构拖欠款问题 [25][26] - 公司积累了大量临床试验数据和成果,希望未来能将数据资产商用,其数据价值远超公司现有价值 [2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数据来源为自身产生的数据、公共数据和生物样本数据,未来与医药合作会接入第三方数据;DeepSeek技术应用对公司数据优势无弱化,反而节省成本,有助于模型训练 [27][28] - 公司AI业务商业化是长期过程,短期内以基本盘业务为主,未来一两年进行市场积累和商业模式打通;C端业务需与B端强绑定,公司可能引入大厂合作 [28][29][31] - 公司目前产品主要面向B端医院,注重产品质量,未来一两年会发布创新产品,如四月份协和大会可能发布相关疾病解读模型 [32][33] - 公司与上海智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及福州产业园管委会共同成立产业基金,投资方向与基因检测相关,目前有项目输入,但不确定是否装入公司体内 [34]
贝瑞基因2024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