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hina Industrials_ Trip Takeaways_ Humanoid Robotics
2025-02-28 13:14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行业:人形机器人行业 - 公司:Agibot、Leju、MagicBot、Hengli(601100.SS)、Best Precision(300580.SZ)、XCC(603667.SS)、Shuanghuan(002472.SZ)、Leaderdrive(688017.SS)、Guomao(603915.SS)、Zhongda Leader(002896.SZ)、Inovance(300124.SZ)、Kinco(688160.SS)、Ampron(301413.SZ)、Orbbec(688322.SS)、Keli Sensing(603662.SS)、Leju Robot、Kepler、MagicRobot、Tuopu、Sanhua、Unitree、UBTECH、Seenpin、DEEP Robotics、Intel、Robosense、Luster LightTech、Efort、Topstar、Estun、Zhongjian、BYD、Changan Auto、Foxconn、GAC Group、iSoftStone、Midea/KUKA、Xiaomi、XPENG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人形机器人发展现状与趋势 - 新模型开发积极:多数受访公司已开发人形机器人产品并送样下游集成商测试验证,技术路径2 - 3年可能趋同。如特斯拉生产计划未确定,国内Agibot等扩大订单规模,Leju预计2025年销量达500 - 1000台,MagicBot目标2025年销售400台、2027年达1.5万台[3]。 - 应用落地尚需时间:尽管LLM和运动控制进展快,但人形机器人应用仍依赖算法和硬件改进。当前主要处理简单工业应用,进一步应用受成功率低和任务泛化性低阻碍[7][8]。 - 成本降低是关键:中国产业链高度关注成本降低,通过技术提升、设备国产化和规模化实现。如Leju成本从2024年的70万元降至40万元,目标2025年底降至20万元;Kepler指导售价3万美元/台。长期来看,行星滚柱丝杠和6轴力/扭矩传感器单价可降至1000元以下,谐波减速器降至几百元[7][13]。 2. 技术路径与供应链情况 - 技术路径多样但可能趋同:人形机器人发展早期技术方案多样,如线性与旋转执行器、行星与谐波减速器等,不同方案适用于不同场景,规模生产后机制可能趋同[9]。 - 本土供应链发展与渗透特斯拉:中国虽与全球领先组件有技术差距,但人形机器人技术要求相对较低,多数组件可国产,仅芯片依赖外国高端AI芯片。国内高排名组件制造商努力渗透特斯拉供应链,如Hengli和LeaderDrive有信心成为特斯拉供应商[10][11]。 - 精密工业组件量产挑战大:各价值链环节参与者众多,电机技术壁垒低,行星滚柱丝杠、谐波减速器、6轴力/扭矩传感器技术壁垒高。组件供应商虽送样测试,但产能建设和爬坡困难,影响效率、良率和成本[12]。 3. 各组件公司情况 - 螺丝:线性执行器应用潜力大,小批量生产障碍低,大规模生产需优化成本和良率。Hengli为特斯拉提供4 - 5个行星滚柱丝杠演示模型,开发微行星滚柱丝杠并获国内订单;Leaderdrive开发滚柱丝杠并完成小批量验证,目标三年内生产50万台;BEST预计原材料占总成本20 - 30%,认为长期利润率可提高;XCC已向Seenpin供应4种螺丝,预计大规模生产后价格降至当前三分之一[15][17][18]。 - 减速器:谐波减速器和行星减速器各有特点,特斯拉和UBTECH用谐波减速器,部分中国集成商采用行星减速器或两者结合。行星减速器制造壁垒低,国内谐波减速器与外国仍有差距[20][21]。 - 灵巧手:Hengli和XCC认为微行星滚柱丝杠在灵巧手应用上优于肌腱驱动[22]。 - 传感器:6D力传感器对精度、灵敏度和抗干扰性要求高,生产未完全自动化,限制产能扩展。Keli认为有大规模生产能力的制造商更具优势,其6D力传感器单价有望降至1000元以下[23]。 - 电机:Kinco的无框扭矩电机可用于线性和旋转执行器,认为大规模生产有难度[26]。 - 视觉:Orbbec称本地化潜力大,Intel的视觉解决方案被本地供应商迅速取代[27]。 4. 人形机器人价值链表现:2023年9月23日至2025年2月21日,中国人形机器人供应链(+69.3%)跑赢MSCI中国(32.1%),其中组件制造商(+111%)领涨[31][32]。 5. 部分公司估值与风险 - Zhejiang Shuanghuan Driveline Co. Ltd.(002472.SZ):应用25倍2025年预期市盈率确定目标价,考虑到增长可见性提高和下游需求扩张[37]。 - Shenzhen Inovance Technology(300124.SZ):应用30倍2025年预期市盈率确定目标价,参考2016 - 19年平均估值水平。上行风险为宏观经济强劲和电动车销售超预期;下行风险为高端产品开发失败和毛利率下降[38][39][40]。 - Jiangsu Hengli Hydraulic Co.Ltd(601100.SS):应用30倍2025年预期市盈率确定目标价,与过去三年相对三一重工的估值倍数一致。上行风险为挖掘机和泵阀需求强劲、打入外国品牌供应链;下行风险为需求下降、市场份额增长缓慢和竞争加剧[42][43][44]。 - Jiangsu Guomao Reducer Co Ltd(603915.SS):应用15倍2025年预期市盈率确定目标价,考虑到缺乏新增长动力和订单增长可见性低。上行风险为中国制造业复苏超预期和市场份额增加;下行风险为复苏缓慢和价格竞争加剧[47][48][50]。 - Leader Harmonious Drive Systems(688017.SS):采用SOTP估值,人形机器人减速器业务用DCF,非人形机器人业务应用60倍2025年预期市盈率。上行风险为机器人需求反弹、人形机器人进化加快和利润率扩张;下行风险为先进制造业资本支出低于预期和新业务发展缓慢[52][5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摩根士丹利与部分覆盖公司存在业务关系,可能影响研究客观性,投资者应综合考虑[5]。 - 报告包含分析师认证和重要披露信息,可参考披露部分和相关网站[6]。 - 摩根士丹利股票评级采用相对评级系统,包括Overweight、Equal - weight、Not - Rated、Underweight,与Buy、Hold、Sell不等同[66]。 - 报告更新政策基于发行人、行业或市场发展情况,部分研究定期更新[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