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公司 小鹏汽车、小马智行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小马智行技术表现:在亦庄区域运营经验丰富、技术成熟,配备激光雷达,测试中表现稳定,导航系统灵敏,能连续导航至多个目的地,可迅速应对无保护左转等复杂路况,以 35 - 40 码速度顺利通过,通常保持 60 码以下速度,较少主动变道,更倾向跟随前方车辆保持安全距离,强调安全和平稳性 [3][4][9] - 小鹏汽车技术表现:纯视觉系统表现良好,初期测试路段运行平稳,变道和超车表现出色,刹车控制拟人化,启停过程平稳,SR 系统能准确模拟路况,但在复杂交通信号识别上存在挑战,夜间对 NGP 速度限制上限为 55 码,变道超车相对频繁,注重通行效率 [3][8] - 未来无人驾驶技术发展:无人驾驶出租车时代将比预期更早到来,随着技术进步,小马智行和小鹏汽车将在 L4 级别自动驾驶阶段逐渐汇合,期待更多公司加入推动发展与普及 [6] - 自动驾驶技术对城市交通影响:若一线城市扩大自动驾驶技术覆盖范围,将极大提升交通效率和出行体验,减少人为错误、提高通勤效率、降低事故率,优化道路使用和交通流量管理水平,对未来智能城市建设意义重大 [13] - 自动驾驶技术在一线城市前景:未来两三年内技术进步或推动其在一线城市更大放开,但从专业测试到消费者接受需时间 [3][2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测试安排:由团队分组乘坐两车在亦庄区域进行约 1 小时测试,分三段路程,每段约 7 公里,旨在客观比较两家公司无人驾驶技术表现 [2] - 测试挑战:小马智行需应对无保护左转且有来车情况,晚上车流量大更具挑战,简陋设备直播影响观众体验,小鹏汽车遇前方大车遮挡红绿灯信号挑战 [5][8] - 速度与导航情况:两辆车距目的地距离不同、预计到达时间不同,行驶中遇不同交通状况会调整速度,导航显示有差异 [14] - 手动接管情况:整个测试过程两辆车均无手动接管情况 [15][22] - 测试路线:主要集中在亦庄地区,相对简单,无特别复杂场景,与平时测试不同 [16] - 通行效率影响因素:等待红绿灯花费较长时间影响通行效率,此次测试通行效率与实际道路情况基本一致 [18] - 变道和转弯表现:自动驾驶系统在变道和转弯操作中表现出色,能顺利完成常见道路操作 [19] - 其他观察感受:遇车辆或行人会减速,启动和刹车平稳,亦庄线路简单体验偏枯燥,建议增加语音互动功能提升乘坐体验 [20] - 舒适性和办公环境:自动驾驶汽车舒适性出色,减少晕车,若提升舒适性乘客可在车上办公 [21] - 监管问题:最近一次直播测试全程无监管,小鹏和小马等多个品牌车型零接管,小鹏版本决策拟人化,表现稳定 [22] - 未来测试计划:团队将持续研究比较不同品牌和车型自动驾驶技术,形成全面客观外发测试报告,进行更多车型深入测试和白天试驾活动 [25]
小鹏汽车纯视觉vs小马智行Robota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