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加密货币、黄金、港股、航空、交通运输和物流、教育、医药、港股消费(在线旅游、澳门博彩、餐饮) - 公司:特斯拉、英伟达、微测、东京电子、科乐美集团、NTT Data、星光电器工业、任天堂、GDK、达美航空、美联航、西南航空、美国航空、瑞安航空、汉莎航空、新东方、好未来、卓越教育、思考乐、中国东方教育、金泰控股、京东健康、阿里健康、白基、信达生物、康方生物、科伦制药、博泰生物、翰森制药、中生制药、三生制药、联邦制药、药明康德、药明生物、百济神州、和黄医药嘉盛、携程、同程旅行、金沙中国、银河娱乐、米高梅中国、百盛中国、海底捞、达氏股份、蜜雪冰城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加密货币 - 投资逻辑和定价机制:从市场交易层面,比特币价格由市场情绪、价值认同和投资者结构驱动,2021 年后受美元流动性驱动,与美国实际利率负相关;从开发成本角度,其价格与矿工开发成本高度相关,算力投入增加提升成本,催生长期内在价值,但新兴加密货币存在更多不确定因素[3][4] - 在全球资产配置中的角色及与其他资产关系:作为另类资产,风险收益高于主流资产,有多元化价值但伴随高风险和高波动,与标普 500 相比,长期年化收益率超 80%,波动率超 60%,与纳斯达克指数自 2020 年起呈强正相关[5] - 价格上行因素:美国科技周期带来算力投入,对美元流动性和市场风险偏好变化敏感,如疫情初期表现较好,经济恢复时下跌[6] - 面临风险:技术层面难以兼顾安全性和稀缺性,存在潜在替代性风险,巨鲸减持会影响价格,监管政策方面其他国家态度谨慎[8] - 2025 年表现:年初美股下跌时有所回撤,与美股有正相关性,Deep Seek 推出影响算力投入预期,后续 AI 落地或带动其表现[10] - 特朗普政策影响:政策发布或推进是择时重要考虑因素,曾发表支持言论对交易价有止稳作用[11] - 美元流动性影响:2025 年收紧概率偏低,对其有一定支持,高风偏资金可关注快速下跌后的机会[12] - 参与投资方式:可直接在区块链内交易、通过交易所进行衍生品交易,参与加密产业链,美市场有相关股票,但股票与比特币关系非唯一影响逻辑[13] 日本科技股 - 行情复盘:1991 年地产泡沫破裂后经历多次反弹,1992 - 1994 年第一轮由宽财政政策推动;1995 - 1996 年第二轮受宽财政、宽货币和汇率调整等因素推动;1996 - 1997 年第三轮科技板块独立表现;1999 年是科网泡沫,由科技行情主导[16] - 行业内部风格轮动:92 - 94 年小盘股率先领涨,95 年开始大盘风格逐渐主导,产业趋势明确后大公司崭露头角,但炒作小盘及非基本面现象一直存在[17] - 半导体和软件行业发展:1993 年东京电子成全球领先半导体设备公司,1995 年互联网科技元年推动资本开支上升,1996 - 1997 年有独立科技行情,科网泡沫期间硬件公司市值扩张明显,软件行业整体市值变化不大[18] 黄金 - 价格走势及影响因素:中期目标点位 3100 - 3200 美元,2025 年波动性预计大于 2024 年,今年以来上涨近 10%,受央行购金、美国财政赤字、美债利率和现货逼仓格局影响[19] - 市场近期变化:2025 年 1 月 COMEX 黄金期货和伦敦金现货价差上升,库存显著增加,EFP 机制推动基差和期货价格上涨[20] - 供需格局变化:2022 年以来央行购金改变供需格局,需求端影响更大,中国、波兰、土耳其和印度等国购金突出[21] - 中国在购金潮中的角色:自 2018 年减持美债增持黄金,目前黄金储备比例仅 5.6%,远低于其他国家,将继续增持[22] - 美元信用影响:短期内美国债务上限谈判和政府关门打击美元信用推高金价,中长期财政赤字与金价高度相关,今年财政赤字预计 6.4%,未来两年将攀升[23][24] - 美债实际利率与金价关系:自 2019 年开始脱钩,2022 年后加剧,今年美债利率预计在 3.7% - 4.7%高位震荡,年底可能出现高点[27] - 地缘政治因素影响:对黄金市场有阶段性脉冲作用,2025 年特朗普单边主义政策带来不确定性,支撑配置型资金流入[28][29] - 中长期走势:向上趋势确定,短期或震荡,中长期受央行购金、财政赤字、美债利率和地缘政治格局变化支持,中国 ETF 净流入额是观测指标[30] 港股 - 市场表现及发展方向:近期先于沪深出现低位,南下资金占比达历史高位,应视为全球资本配置重要平台,通过互联互通机制实现跨境投资,已有 191 个 ETP 产品,总规模 5472 亿港元[35] - 在全球跨境投资中的角色及工具:扮演跨境连接角色,工具包括 ETF 互挂(受制于 QDII 额度)和沪深港通下的 ETF 通(不受 QDII 额度限制)[36][37][38] - 行情阶段及未来走势:自 2024 年 8 月以来经历三个阶段,目前处于第一阶段末期和第二阶段初期,未来发展取决于 2025 年 8 月基本面兑现情况[40][41][43] 全球航空市场 - 2024 年表现:需求和供给均较快恢复,旅客周转量同比增长 10.4%,运力投放增长 8.7%,国际航线增速高于国内,亚太市场增速较高,但客座率偏低,制造商面临挑战,产能难以迅速恢复[45] - 美国航空市场:疫情前经历自由竞争和并购重组阶段,2015 - 2019 年盈利达巅峰,2024 年供需双低,盈利能力未恢复,不同航空公司展望分化[46][48][49] - 欧洲航空市场:2024 年客运量恢复至 2019 年的 101%,航班量恢复不到 94%,受机场劳动力罢工和产能问题影响,票价下滑,航司经营水平分化[50] - 亚太地区(除中国内地外):2024 年客流量未回到疫情前水平,年底流量快速提升,有望 2025 年突破并增长,中长期国际航线竞争格局或变化[52][53] - 2025 年展望:结构性差异增加,国际航线恢复强于国内,不同地区和经营模式盈利分化,若油价汇率利好,有望修复利润推动股价上行[54] 交通运输和物流行业 - AIAI 技术应用潜力:在公路运输管理中可解决交通拥堵等问题,与无人驾驶协同发展,在物流供应链可实现路径优化等,未来将从静态规划转向动态规划[55] - 无人出租车和共享单车领域:无人出租车处于初期,投资标的偏概念性;共享单车未来可能从设备端转型为运营商模式,二三线城市有市场空间[56] - 智慧供应链发展趋势:未来可能涌现更多细分场景公司,对供应链数字化效率提升有重要影响,数据资产将重新定价[57] - B 端物流领域发展方向:龙头企业利用数据和经验实现线上化,从简单撮合交易转向复杂算法场景,优化成本[58] - 智慧航运板块发展方向:从运输过程全流程监控向航路规划、智慧调度运输和运行状态监控可视化发展,提高行业效率[60] - 车路云技术在智慧高速公路应用前景:与无人驾驶和高速公路智慧改扩建相关,可提高道路利用率,有广阔发展前景[61] 教育行业 - 2025 年投资机会:需求复苏带动经营杠杆释放,投资主线为 K12 教培和职业教育[63] - K12 教培市场:受双减政策影响供给侧改革显著,产能有限但需求未明显萎缩,学科类培训牌照发放少,机构切入素养学科培训赛道[64] - 素质教育市场:纯素质赛道增速 10% - 15%,素养赛道规模预计到 2030 年达 1.45 万亿元,学科素养是主要增长点[65] - 学科类培训机构转型优势:课程体系结合学科与素质内容,可转化用户资源,适应新市场需求[66] - 职业教育市场:处于复苏阶段,经济回暖促进招生恢复,但青年人口失业率高,需提高技能培训质量,改革措施推动赛道成长[68] - 民办高校:过去四年面临办学投入挑战,2024 年资本开支达顶峰,2025 年有望进入下行周期,利润可能超收入增长,分红派息确定性增加[69] 港股医药板块 - 投资策略:关注 AI 加医药医疗相关领域,包括药物研发、医疗机器人、大数据等细分赛道[77] - 创新药板块:多种模式积极出海,商业化持续放量,2025 年有望迎来盈利拐点,推荐白基、信达生物等公司[78] - 医疗服务板块:受 AI 情绪催化估值修复,看好固生堂,其与多方合作提升专家产能和患者服务[79] - CXO 板块:关注季度订单恢复情况,建议关注龙头企业,行业估值具备吸引力[80] - 国内创新发展政策支持:北京、上海出台多项政策,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协同发展,将出台丙类医保目录[81] - 国内外创销公司商业化表现:部分公司已实现盈亏平衡,多家公司有望在今年或明年陆续实现盈亏平衡[82] 港股消费板块 - 2025 年投资策略:重点关注在线旅游、澳门博彩和餐饮三个子行业[88] - 在线旅游行业:刚需属性增强,受益于线上化率提升和竞争态势趋缓,出入境市场人次逐季度改善,看好携程和同程旅行[89] - 澳门博彩行业:从贵宾业务向中场业务转型,签证放松推动旅游渗透率提升,非博彩元素发展有提升空间,推荐金沙中国、银河娱乐和米高梅中国[91][92] - 餐饮行业:推荐业绩稳健的百盛中国和海底捞,以及达氏股份和蜜雪冰城,不同子板块有不同发展特点[93][9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日本科技股:1992 - 1994 年第一阶段财政扩张金额占当时 GDP 约 2.2%;1995 - 1996 年第二轮反弹幅度达 30%以上,科技股仅上涨三个月后由制造业和消费板块带动大盘[16] - 黄金:历史上 2012 年和 1992 - 2000 年有两次大幅回撤,分别受奥巴马减持政策和克林顿控制支出、信息技术革命等因素影响[32] - 港股:使用申万行业分类标准对不同上市公司和国际宽基指数进行分类,如巴西圣保罗指数涉及 24 个申万一级行业,前五大类行业占指数市值权重 70.56%[44] - 教育行业:2020 年高校毛利率约 67%,净利率约 46%,2024 年毛利率降至不到 50%,净利率降至 36%,ROE 回落,管理费率下降[71] - 港股消费板块:蜜雪冰城是全球门店数量最多的现制饮品企业,门店超 45000 家,覆盖 11 个国家,2023 年终端零售额市占率 20%,出货量市占率接近 50%,净利润率接近 20%[95][96]
全球视野下的资产配置(下) ——申万宏源2025资本市场春季策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