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hina Healthcare_ Trip takeaways_ Medtech bottoming out, gradual recovery in 2025; eyes on equipment VBP
2025-03-14 12:56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中国医疗保健行业,细分领域包括医疗科技、诊断、眼科、心血管疾病治疗和诊断等[1] - 公司:迈瑞医疗(Mindray)、联影医疗(United Imaging)、爱尔眼科(Aier)、新产业(SNIBE)、乐普医疗(Lepu)[1]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行业整体情况 - 医疗科技行业:中国医疗科技可能触底,2025年开始复苏,但存在医疗设备区域带量采购(VBP)风险[1] - 诊断行业:2024年免疫分析行业整体呈中个位数下降,预计2025年企稳,2026年恢复高个位数增长;2025年下半年定价压力将缓解[9] - 眼科行业:屈光手术价格在2024年第四季度开始企稳,预计2025年量价齐升;白内障手术呈现高端化趋势,预计2025年继续增长,下半年定价压力减小[16] 各公司情况 - 迈瑞医疗:对超声产品受VBP影响有限,因其VBP可能聚焦使用以旧换新刺激资金的医院采购、将在省级层面逐步推出且出厂价降价压力较小,预计降价0 - 10%;2024年超声销售预计仅占总营收10%;公司可通过推出高端产品如Resona系列缓解定价压力;看好其维持市场领先地位,有采购活动复苏、医疗设备以旧换新计划更新和新产品推出等催化剂[2][3][8][36] - 联影医疗:更易受益于资本支出复苏,但近期从投标到收入确认时间可能更长;受超声区域VBP风险不确定性增加;预计中国医疗影像设备市场规模到2032年将从2021年的535亿人民币增至1010亿人民币;公司在国内医疗影像设备国产替代中处于领先地位,预计2032年MRI/CT扫描仪市场份额将从2021年的19%/22%增至40%/35%,11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达18.6%;但当前估值与全球同行相比偏高,给予中性评级[2][37] - 新产业:对近期国内增长持保守态度,因VBP后定价压力较大;预计2023 - 2033年盈利复合年增长率达19%,受益于国内进口替代和国际市场加速扩张;预计在国内外获得市场份额,当前估值有吸引力,给予买入评级;催化剂包括下一轮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VBP最终结果、检测量在2024年低基数上恢复增长和海外扩张进展[2][38] - 爱尔眼科:屈光手术量略有增加,价格略有下降,2024年第四季度价格开始企稳;白内障手术后价格降低600元,呈现高端化趋势;预计中国眼科市场2019 - 2030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达7%,公司将受益于行业增长并保持稳定市场份额;当前估值低于历史平均水平,给予中性评级,认为风险回报合理[16][39] - 乐普医疗:受VBP政策和医疗行业反腐运动影响,投资者担忧公司未来营收增长,1年远期市盈率处于过去五年最低四分位;但公司创新产品如脉冲声波球囊、可降解PFO封堵器和TAVR未来可弥补VBP政策造成的营收损失,提供长期增长动力,给予买入评级;催化剂包括2025年创新产品成功推出和相关产品快速放量[4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VBP情况:VBP可能扩大到医疗影像领域,自2019年以来价格逐渐下降;部分省份已对设备进行区域VBP实验,如安徽、福建、海南、安阳等;广西准备对大型设备进行VBP,预计2025年下半年政府可能率先针对超声引入区域VBP[3] - 市场份额:2024年迈瑞医疗超声市场份额约为27%;免疫分析市场到2024年底近72%已实施VBP,跨国公司在肿瘤标志物和甲状腺功能检测市场份额下降[8][9] - 价格走势:2019年以来,GE的Voluson E10终端用户价格下降约30%,迈瑞医疗的M90下降约25%;多数国内诊断企业在2024年下半年将出厂价降低10% - 15%,迈瑞医疗未变,跨国公司降价30%以上[8][9] - 投资评级和目标价:各公司投资评级和目标价及相关风险,如迈瑞医疗目标价342元,存在VBP影响、市场渗透不及预期等风险;联影医疗目标价143元,存在关键组件供应和法律问题等风险;新产业目标价91元,存在进口替代进展缓慢等风险;爱尔眼科目标价14元,存在竞争加剧等风险;乐普医疗目标价16元,存在创新医疗器械降价等风险[42][43][44][45][46] - 公司与高盛关系:高盛过去12个月从新产业获得投资银行服务补偿6080万元;未来3个月预计从爱尔眼科、乐普医疗、迈瑞医疗、新产业和联影医疗获得投资银行服务补偿;过去12个月与上述公司有投资银行服务客户关系[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