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sia Semiconductors & Hardware_ Tech tour takeaways - All Quiet on the Eastern Front_
2025-03-16 22:5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亚洲半导体与硬件行业 - 公司:TSMC、MediaTek、Novatek、Global Unichip、Aspeed、Phoenix Silicon International、Skytech、Chroma ATE、Asia Vital Components、Gigabyte、Zhen Ding、AMEC、ACMR、Hua Hong、Will Semi、CR Micro、SenseTime、Puya Semi、DISCO、ULVAC、SUMCO、SONY、Tokyo Electron、Kokusai Electric、Advantest、Tokyo Seimitsu、Shin-Etsu、Lasertec、Screen、Rohm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市场整体情况 - 数据中心AI需求:尽管有各种杂音,但没有公司表示数据中心AI需求放缓,部分公司在中国市场检测到积极信号,但不确定是否足以扭转看跌情绪[3] - 边缘AI与传统内存:边缘AI发展需要时间,但供应限制可能促使传统内存在2025年下半年出现转机[3] - 中国市场:中国持续推进成熟节点和半导体设备的本地化,但日本半导体供应商对内存复苏和逻辑芯片支出仍持乐观态度[3] 各公司情况 - TSMC - 业绩与扩张:1Q25业绩可能处于指引低端,地震损失预计为新台币53亿,对利润率有60个基点的拖累;海外扩张方面,亚利桑那州和日本的工厂已开始生产,预计海外产能将使利润率下降2 - 3%;对收购英特尔资产不感兴趣[22] - 先进封装:将其视为前端业务的推动者,而非主要增长驱动力,预计2025年先进封装业务将占总收入的10%以上[22] - AI业务:AI收入预计2024 - 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接近40%,定义不包括边缘AI和网络业务[22] - 技术与竞争:对高NA技术的采用持保守态度;在成熟节点上,特色技术是与中国竞争对手的关键差异化因素,预计中国竞争对手在先进节点上难以追赶[22][23] - MediaTek - 市场增长:中国刺激政策仅带来1 - 2%的增量,今年增长主要由产品组合改善、技术升级和ASP提高驱动[25] - 旗舰SoC:Dimensity 9500预计在旗舰市场获得更多份额,但未来份额增长将更缓慢;旗舰SoC的ASP较高,今年ASP变化可能较温和[25] - ASIC业务:预计2026年上半年实现“十亿美元级”收入,对营业利润率有积极贡献;赢得NVIDIA GB10项目,更多合作在洽谈中[25] - 其他业务:汽车业务贡献2 - 3亿美元,增长将逐步提升;智能边缘业务增长主要由技术升级驱动;与ARM合作针对数据中心解决方案[25] - Novatek - 需求与风险:1Q25需求改善得益于中国刺激政策和订单提前,但2Q25存在不确定性;苹果可能向FinFET DDIC和可折叠屏幕迁移,对UMC和Novatek构成风险[28] - 供应链转移:向中国代工厂转移的进度慢于预期,部分订单回流到台湾代工厂;中国DDIC竞争对手在低端市场取得进展,但Novatek在经验、规模和覆盖范围上具有优势[28] - 业务增长:汽车业务增长最慢,与Arm的合作短期内难以产生实质性贡献[28] - Global Unichip - 业务模式:NRE是获得交钥匙项目的关键,交钥匙业务是主要运营利润来源;AI相关项目将成为2H25的关键收入驱动因素[30] - 客户与项目:获得多个大型CSP客户的项目,预计N3项目贡献将在2025年末/2026年初开始,另一个项目将在2H25带来收入贡献;在SSD控制器ASIC服务上的成功难以复制到HBM业务[30] - 客户结构:2025年对中国客户的敞口将从2024年的约30%降至约20%[30] - ASPEED - 市场地位:在服务器BMC市场全球占主导地位,70%的BMC收入与云相关[31] - 增长驱动:AI服务器中BMC密度增加是关键增长驱动因素;AST2700预计2Q26开始发货[33] - 订单情况:DeepSeek热潮后未看到ASIC客户订单变化;中国需求在4Q24回升,但春节后恢复正常[33] - Phoenix Silicon International - 业务情况:是全球最大的晶圆回收服务提供商,90%的回收晶圆收入来自TSMC;预计回收服务市场2024 - 2032年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6%[33] - 扩张计划:计划到2025年底将处理能力扩大到800kwpm;可能跟随TSMC海外扩张;涉足 virgin test & carrier wafer业务,预计2026/2027年占收入的10%[33][34] - Skytech - 业务结构:2024年营收为新台币26亿,备件/服务和设备业务各占约50%;ALD设备业务将推动2025年设备增长[37] - 竞争优势:在价格、交货时间和服务方面具有优势,ALD设备采用单晶圆方法,具有更高的吞吐量和更低的前驱体消耗[37] - 市场情况:CPO进展缓慢,存在技术问题;备件/服务业务稳定增长;在中国市场专注于无政府资金的客户[37] - Chroma ATE - 业务增长:预计在TSMC的RDL计量业务中占据主导地位,今年计量业务收入将达到“数十亿新台币”;非AI芯片和AMD、ASIC的需求将推动SLT业务增长约10%[37][38] - 新业务机会:CPO组装和分选设备可能在2026年末带来新的收入流;功率测试仪业务触底反弹,AI眼镜将推动交钥匙业务[41] - Asia Vital Components - 业绩预期:预计2025年营收和利润增长超过20%,收入中服务器业务占比可能从去年的35%提高到40%,主要来自AI服务器[41] - 市场份额:在GB200 NVL72系统的冷板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已将冷板模块产能扩大约40%;看到来自ASIC和中国AI客户的需求增加[41] - Gigabyte - 业务增长:AI服务器业务目标是二级CSP客户,与Supermicro、Dell和Asus等竞争;过去三个月二级CSP对AI服务器的需求超出预期,GB200 NVL72计划3月发货,GB300计划2H25发货[40][44] - 产能布局:目前70%的产能在中国,30%在台湾,正在美国和马来西亚准备服务器组装产能[44] - Zhen Ding - 业务转型:计划减少对消费电子的依赖,向IC基板业务多元化发展;AI相关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8%提高到去年的45%,目标到2027年将移动业务收入占比从60%降至50%,基板业务收入占比提高10个百分点[44] - ABF基板业务:在深圳扩大ABF基板生产,但第二阶段扩张放缓;高雄新厂计划待定,预计量产时年收入达新台币80亿[44] - HDI业务挑战:向AI相关产品转型面临挑战,GB300采用mSAP生产工艺可能实现更紧凑的设计[44] - AMEC - 市场机会: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增长迅速,预计2024年占全球市场的40%以上,干蚀刻和沉积业务增长强劲[47] - 业务发展:干蚀刻设备已覆盖中国主流应用的95%以上,沉积业务是下一个增长引擎,计划到2027年将沉积业务覆盖率提高到60 - 70%[47] - 财务表现:预计2024年营收为人民币90.65亿,同比增长44.7%,干蚀刻设备业务将显著贡献增长,沉积订单预计2025年翻倍[48] - ACMR - 业绩预期:根据未来三个季度的采购订单,预计2025年增长约15%,有机会实现更高增长;计划在中国进行第二次股权融资以支持研发投资[50] - 市场策略:70%的收入来自清洗设备业务,目标是将中国市场份额从30%提高到55%;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专注于先进封装和沉积工具[50] - 运营情况:供应链本地化程度达到75%,目标是未来两年建立完全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毛利率预计从50%降至42 - 48%;认为美国股票被低估,有回购选项[50][51] - Hua Hong - 业绩与扩张:2024年在具有挑战性的市场中取得了良好成绩,无锡Fab9的产能扩张正在加速,目标是到2026年中将12英寸晶圆产能从每月4万片提高到8.3万片[53] - 财务与业务:预计折旧费用将增加,但投资是为了未来;计划向更先进的节点过渡,同时保持在特色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客户基础不断扩大,定价预计将保持稳定[53] - Will Semi - 业务转型:计划更名为“OmniVision Group”,汽车CIS是主要增长驱动力,预计到2028年每辆车的摄像头数量将从2.9个增加到约7个[55] - 市场表现:在全球CIS市场排名第三,在汽车成像和安防监控传感器领域占据第一;预计移动和消费市场在2025年保持平稳[55] - 技术优势:在高动态范围和LED缓解方面具有技术优势,主导车内传感市场;主要依赖台湾代工厂生产高端汽车CIS,但正在探索国内替代方案[55] - CR Micro:预计中国半导体设备支出高峰在2024年,将导致2025/26年产能扩张高峰,成熟逻辑节点的ASP压力仍然较高[55] - SenseTime - 业绩展望:预计2025年从2024年的低谷中恢复,基本情况是收入同比增长8 - 10%,毛利率预计稳定,利润有望回升[58] - 业务运营:新工厂建设按计划进行,利用率较高;消费业务因中国刺激政策而复苏;预计下一个资本支出周期对本地设备的采用将增加[58] - 竞争与战略:中国功率分立器件市场竞争加剧,公司将继续实施新的AI战略,子公司未来将成为客户[58] - Puya Semi - AI业务:专有视频数据是其多模态大语言模型的核心优势,预计2025年是企业采用AI技术的关键一年,计划通过剥离非核心业务加强在AI生态系统中的领导地位[61] - 产品业务:专注于NOR Flash和MCU业务,NOR Flash采用专有SONOS工艺,具有低功耗和小尺寸优势;MCU业务增长迅速,预计2024年开始稳定季度出货量超过2亿单位[61][63] - 市场目标:目标是到2026年在NOR Flash市场排名全球前三[63] - DISCO - 市场机会:对混合键合机会持谨慎态度,认为其在NAND、HBM和BSPDN应用中的采用时间延迟;对碳化硅市场持悲观态度[66] - 业务预期:未看到全球OSAT全面复苏迹象,但预计它们会为低端GPU相关产品进行一些产能投资[66] - ULVAC - 业务目标:目标是将半导体市场份额从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