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潍柴动力_潍柴 2025 年 2 月重型柴油发动机销量与股价表现
2025-03-21 10:54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行业:中国工业、重型卡车(HDT)行业、大口径发动机行业 - 公司:潍柴动力(2338.HK、000338.SZ)、陕汽、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601390.SS、0390.HK)、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601668.SS)、大族激光(002008.SZ)、合肥美亚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002690.SZ)、艾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88301.SS)、上海博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688188.SS)、深圳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837.SZ)、深圳英威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300124.SZ)、中检集团(300012.SZ)、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1766.HK、601766.SS)、帝尔激光(300776.SZ)、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002747.SZ)、海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1882.HK)、宏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0885.SS)、江苏国茂减速机股份有限公司(603915.SS)、江苏恒立液压股份有限公司(601100.SS)、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300316.SZ)、绿的谐波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88017.SS)、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600031.SS)、深圳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724.SZ)、中国重汽(香港)有限公司(3808.HK)、苏州迈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751.SZ)、时代电气(3898.HK)、无锡奥特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88516.SS)、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300450.SZ)、浙江鼎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603338.SS)、浙江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88006.SS)、浙江双环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002472.SZ)、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1157.HK、000157.SZ)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潍柴动力重型卡车销售情况:2025年2月陕汽(潍柴关联方)销售12100辆HDT,同比增长18%(行业同比增长36%),环比下降3%(行业环比增长13%);陕汽月度市场份额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4个百分点,2025年2月降至14.9%(2024年2月为17.3%,2025年1月为17.4%)[1] - 潍柴动力评级与估值:摩根士丹利给予潍柴动力“增持”评级,目标价20港元,较2025年3月14日收盘价15.9港元有26%的上涨空间;预计2025 - 2026年HDT行业处于温和上升周期,支撑潍柴盈利增长;大口径发动机业务受益于国内AI资本支出加速,改善市场情绪并刺激估值重估;采用12%的A - H溢价(五年历史平均),得出A股目标价20元人民币,适用港币/人民币汇率0.9 [6][9][10] - 潍柴动力风险因素:上行风险包括凯傲集团盈利贡献超预期、发动机和HDT销量增长超预期、A - H溢价扩大;下行风险包括固定资产投资(FAI)增长慢于预期、发动机/HDT市场份额流失、A - H溢价压缩 [1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数据信息:陕汽销售数据和潍柴H股表现数据来源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FactSet;陕汽销量是影响潍柴股价的重要数据点,因其超半数收入与中国HDT市场相关 [4] - 分析师信息:参与报告的分析师有Sheng Zhong、Carlos Chai、Chelsea Wang、Serena Chen [5] - 评级定义:摩根士丹利采用相对评级系统,包括“增持”“等权重”“未评级”“减持”;“增持”指股票总回报预计在未来12 - 18个月内风险调整后超过分析师行业覆盖范围的平均总回报;“等权重”指预计与平均总回报一致;“未评级”指分析师目前对股票总回报缺乏足够信心;“减持”指预计低于平均总回报 [26][30][31] - 行业观点定义:“有吸引力”指分析师预计其行业覆盖范围在未来12 - 18个月内表现优于相关广泛市场基准;“符合预期”指表现与基准一致;“谨慎”指表现需谨慎看待;各地区基准不同,如北美为标准普尔500指数等 [33][34] - 利益冲突与合规披露:摩根士丹利与报告覆盖公司有业务往来,可能存在利益冲突;报告遵循冲突管理政策;截至2025年2月28日,摩根士丹利实益拥有部分公司1%或更多普通股;未来3个月可能从部分公司获得投资银行服务补偿;过去12个月从部分公司获得非投资银行服务补偿或提供投资银行服务等 [7][20][21][22] - 报告相关政策与使用说明:摩根士丹利研究报告根据发行人、行业或市场发展适时更新;“战术观点”产品观点可能与常规研究不同;报告通过专有研究门户Matrix提供,使用需遵守条款和隐私政策;报告不提供个性化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评估投资 [42][44][45][47] - 不同地区业务与合规说明:摩根士丹利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研究报告传播主体和监管情况不同;在台湾、中国大陆、巴西、墨西哥等地区有特定的信息使用和业务限制说明 [52][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