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集运和船舶行业、邮轮市场、深海科技行业、海洋牧场行业、深海采矿行业、高标挖泥船行业 - 公司:地中海航运、长河、贝莱德、基础设施投资集团、中国船舶、中国重工、振华重工、中航重机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美国 301 法案对集运和船舶行业的影响:法案落地将使美西码头拥堵致运价上涨并影响造船订单,海洋联盟航线调整或使码头吞吐量激增,美国码头难消化需求推高集运价格,还会增加对中小型集装箱船需求,尤其在东南亚航线致租金上涨;若法案落地,航运联盟或征用支线船用于欧美干线中转加剧此趋势 [3]。 - 301 法案对中小型集装箱船市场的影响:法案实施会使中小型集装箱船租金上涨,因航运联盟重组后减少基本港挂靠需租大量小型支线船,若法案落地,联盟可能征用部分中小型支线船用于欧美干线中转,导致东南亚航线中小型支线船紧缺,且克拉克森预测 2000 箱以下小型集装箱船今明两年负增长,推动租金上涨 [5]。 - 地中海航运收购长河交易背后的战略逻辑:并非基于中美对抗,而是出于商业协同,地中海航运全球运输份额 20%但码头份额不到 5%,中远和招商全球码头份额合计约 8%,其过去十年未布局码头资源,为提升服务品质和竞争力尤其在美线需更多码头布局,若处理好各方利益交易成功概率大,有巨大商业价值 [6]。 - 贝莱德和基础设施投资集团对港口板块的影响:二者是财务投资者,方案对长河极端化折扣低,类似涨之前的日本商社,会对港口板块估值定价产生影响,建议关注方案 [7]。 - 美国对伊朗相关黑市施压及 OPEC 增产对邮轮市场的影响:美国施压后邮轮市场份额下降趋势逆转,三月中旬运价上涨因伊朗受限后 OPEC 增产,近期 OPEC 增产补偿更有秩序,沙特可能边际增产更多,俄罗斯超增部分受制约,若 220 万桶增产全部落地,供需差改善 5 个点情况下,VLCC 运费可达 8 万至 10 万美元 [8]。 - 新船交付与老龄化船舶退出对未来供需的影响:2026 年开始有新船交付,但 22 年以上老龄化船舶继续经营不超过 5 艘,无法抵消船队老龄化趋势,且黑市与正常市场未区分清楚,实际运力退出受影响不大 [9]。 - 深海科技交易对船舶板块的影响:涉及中国船舶、中国重工等高技术含量船厂,若让船型设计平台量产化,将提升总装厂技术水平并带来较大估值空间,301 调查与深海科技有关,发展深海科技可对冲民船受打压的负面影响 [10]。 - 深海科技在技术革新方面的突破:水下机器人结合机器人和 AI 突破能降低深海科技相关产业链成本、突破技术壁垒,301 调查和技术革命对深海科技有积极影响 [11]。 - 振华重工与中航重机待处置资产情况:二者有油服相关暂定平台、深海勘探船、钻井船等待处置资产,利用率不高,若需求增加将带来基本面利好,关注存量资产和租金上升带来的盈利提升 [12]。 - 海洋牧场及其需求增长情况:需求激增因消费升级,如金枪鱼养殖需流动海水环境,改装钻井平台或 VLCC 用于海洋牧场在山东有成熟应用,深海科技投资增加并量产化将带来高利润机会 [13]。 - 深海采矿及其潜力:金价上涨和稀有金属需求增加,若深海科技技术突破,深海采矿船需求将递增,目前锰矿开采成本低于部分陆地开采,未来发展前景好 [14]。 - 高标挖泥船及其应用前景:不仅用于南海争端,还适用于深海外工程项目如数据中心建设,资本开支或技术突破将推动项目发展,提升总装厂弹性,从 PE 到 SOTP 估值切换提供重估空间 [1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无
深海科技与军船对冲美 301 法案冲击,聚焦长和码头资产出售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