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深海科技、机器人、造船业、家电行业 - 公司:长盈通、中科海讯、中国海防、中科星图、宝钛股份、西部材料、可靠股份、中国动力、亚星锚链、天海防务、科沃斯、石头、追觅、云鲸、小米、美的、海尔、三花集团、莱克电气、德昌电机、美利信、华强股份、联合精密、惠生工程、东港股份、凯尔达、巨石科技、凯威利传感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深海科技 - 政策催化投资: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深海科技列为国家未来新兴产业,上海等地已出台相关发展规划,预计后续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催化市场对深海科技相关投资标的的关注[2]。 - 产业升级与创新:推动相关产业升级与创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如 90%的未开发油气资源和可燃冰资源开发;军事技术加持增强水下攻防能力,提升整体竞争力[2][5]。 - 深潜体系成就:我国构建了全球领先的深潜体系,“蛟龙号”可达 7000 米,“奋斗者号”超过 10900 米,实现全域覆盖;计划在南海南部建设首个生态空间站,约 30 年完成[6]。 - 水下防御进展:成立国家级生态观测网“海眼系统”,覆盖西太平洋及南中国周边区域,构建完善水下防御体系[7]。 - 水下作战优势:我国 UUV 技术迅速发展并取得突破,中船系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均参与其中,为军工行业提供重要弹性领域[8]。 - 推荐投资标的:申万宏源研究团队推荐宝钛股份、西部材料、长盈通等公司[14]。 造船业 - 估值体系转变:深海科技发展使标准化船型加速量产,有望从 P/B 体系下负估值转变为 PS 体系正估值;政策和 AI 技术突破推动造船板块估值回升,带来运价上升及订单增加[13][15]。 - 船型产品前景:深海科技涉及高规格钻井平台、深海油气设备等船型产品,中国已具备与韩国相当的建造能力,未来需求放量将推动相关资产及技术变现[16]。 - 船舶改造应用:钻井平台可改造成深海渔场,老旧 VLCC 可改装成半潜船 FPSO 或养殖船,深海牧场需求激增时技术储备重要[18]。 - 中国造船优势:中国造船业全球领先,中国动力有强大动力设备技术储备,中船系与振华集团旗下资产潜力大,亚星锚链和天海防务具备领先优势[20]。 机器人 - 市场前景广阔:2025 年是机器人产业化元年,国产机器人快速崛起,下半年国产产品总量预计超 50 万台;人形机器人牵引广义机器人板块,合计形成庞大市场[25][28]。 - 海外产业链发展:海外特斯拉产业链在国内发展迅速,小米生态链参与其中,自然美公司将召开供应商大会宣布量产节奏[27]。 - 家电领域相关:2025 年 1 - 2 月,国内扫地机市场销售增速显著,同比增长 72%,销量增长超 50%,均价增长近 9%;头部企业市场份额提升,新产品性能更优[29]。 - 企业布局业务:三花集团是特斯拉产业链核心标杆,莱克电气涉足人机协作机器人无框电机业务并预计量产;美的和海尔发布人形机器人视频,多家公司参与其供应链[30][3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深海科技与低空经济区别:深海科技依赖政府投资,以国家战略为导向,主要由央国企进行基础设施投资和资源开采,产业链推进速度较快;低空经济主要面向民用市场[21][22]。 - 深海油气资源开采特点:开采成本随深度增加而成倍增长,与近海、大陆架以及陆上钻探设备和工艺存在本质区别[23]。 - 国家推动措施:国家将低空经济和深海科技研发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海南省推出“深海科技”建设,每个省份投资约 200 亿元,各地开展相关装备板块建设[24]。 - 扫地机行业挑战与趋势:竞争格局日益激烈,营销投入增加导致增收不增利,但以旧换新政策及补贴折扣能刺激需求释放,需关注盈利拐点[31]。 - 各公司业务进展:东港股份主业触底回升,人形机器人工程订单饱满,有望 2025 年实现数千台体量并盈利;凯尔达 2024 年业绩高速增长,今明两年预期扎实增长,预计业绩分别达 6000 万和 8800 万[38][42]。
深海科技&机器人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