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人形机器人行业、机床行业、加工刀具行业 - 公司:津上机床中国、海天精工、顺发恒业、华晨、福立旺、兆威、三花拓普、舍弗勒、南京工业、恒力、双零、双林股份科之星、浙海德曼、纽威数控、海德曼、金尚、海天、创世纪、纽威、秦川、上海机床厂、宇环、日发精机、双林科技、山特、肯纳、日本住友、沃尔德、正传、特瑞斯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人形机器人行业前景乐观:虽行情调整,高标股票下跌30%左右,但市场催化剂密集,类比新能源产业链,从0到1环节调整时间不长,预计今年底或明年完成0到1阶段,后续进入1到10阶段,发展更注重确定性[1][3] - 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已至:今年国内外总量估计几万台,明后年达10万至100万台,厂商需在2025、2026年采购设备支撑2027年生产,装备竞赛提前开启,如华晨接到福立旺一年100台订单[1][4] - 四杠导轨加工工艺各有优劣:唇模制适用于各种丝杠但周期长效率低;挤压工艺效率高但精度低;旋风铣削加工效率高适用于大批量生产;车削加工相对复杂且成本高[1][7] - 推荐核心标的:津上机床中国和海天精工作为核心标的,卡位优势明显;顺发恒业采用PCBN刀具提高生产效率和精度;华晨技术积累深厚,是国内领先公司[1][6][15] - 人形机器人市场设备需求大:预计需求100万台,对应1200万根丝杠用量,磨床存量市场框架约100亿元,未来3到5年逐步扩展,年需求量或达50至100亿[1][13][1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以车代磨工艺:车削时间短、设备成本低,但精度相对较低,丝杠加工应同时使用车床和磨床,与顺发恒业工艺相比难度低、效率低[9] - 行星滚柱丝杠与滚珠丝杠区别:行星滚柱丝杠采用多头螺纹,承重能力更好,但加工难度大,内螺母加工是难题,多数企业用弯管模型解决[10][11] - 国内机床市场竞争格局:高端机床浙海德曼和纽威数控表现突出,中低端竞争激烈;秦川和上海机床厂在内外螺纹磨床方面领先,宇环专注抛光机制造[12] - 顺发恒业设备情况:设备在国内未广泛推广,大部分依赖进口,市场存量约20亿,短期内不太可能放量[19] - 加工刀具信息:以车代磨工艺用PCBN刀具关键,国内PCBN刀具市场规模约70亿,海外龙头有山特、肯纳等,国内有沃尔德、正传等企业,每年旋风铣PCBN刀具消耗8至11亿元[2][20] - 投资建议:最好投资标的是华晨和津上机床中国,建议积极布局,预计2026年丝杠设备大放量[21]
丝杠设备加工深度:人形机器人量产渐行渐近,丝杠加工设备重要性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