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乳制品行业 - 公司:现代牧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现代牧业 2024 年经营情况 - 收入 132.54 亿元,现金流调整后为 29.86 亿元,同比增长 19.61%;经调整营业利润率提升 4 个百分点至 22.5%;受公允价值重估损失 8.61 亿元及商誉减值亏损 5.99 亿元影响,录得亏损 14.69 亿元,剔除后基本盈亏平衡;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 1.22 分[3] 原料原奶业务亮点 - 截至 2024 年底,奶牛存栏超 49 万头,同比增长 9%,含并购 3 万头有机奶牛;纯种荷斯坦奶牛占比从 48.5%提至 51.1%;原奶产量 301 万吨,同比增长 16.1%;乳牛年化单产 12.8 吨,同比增长 1.6%;饲料成本同比降 16.7%至 1.95 元/公斤,每公斤奶销售成本降至 2.53 元,同比降 13.4%;原料奶毛利率提升 2.8 个百分点至 31%[4][5] 特色奶布局进展 - 加快布局特色奶,2024 年有机奶产量 47 万吨,目标 2027 年特色奶占比达 10%;彰源一期和商河牧场获 A2 奶认证;学生认证牧场将增至 13 个[4][6] 财务状况及运营表现 - 现金流显著改善,剔除营运资金变动后经营现金流同比增长 17%至 28 亿元;资本开支同比减少 8%至 34 亿元;融资成本率降至 3%,获标普投资级评级及东方金诚 AA+评级;MSCI 评级跃升三级,在畜牧业排名第一,入选可持续发展中国版[4][7] 行业去库存及供需情况 - 行业去库存加速,小型牧场基本消失;预计 2025 年三季度乳品供需矛盾或现拐点,进口乳粉量减少,需求端刺激政策有望解决供需剪刀差问题[4][8] 减值情况展望 - 预计 2025 年减值情况显著改善,大规模一次性减值项目不再出现[4][10] 深加工及出口业务 - 深加工产能增加和出口市场拓展将拉动原料奶需求,但深加工产品平滑原奶价格波动周期效果仍待提升[4] 特色业务和养殖综合解决方案业务前景 - 特色业务到 2027 年特色奶占比将提至 10%,特制酸奶等有助于提升毛利率;养殖综合解决方案业务年收入二三十亿,贡献几千万利润,技术管理体系输出将带来额外收益[14] 奶价走势及供需关系 - 奶价回升有可能性但需时间,需求端低迷,国家刺激政策或带动消费;供给端牛群总数下降,预计奶价回到 3.45 元/公斤左右,有望接近 4 元/公斤;预计 2025 年三季度出现阶段性平衡点,若消费信心增强有望提前实现供需平衡[15][16] 龙头牧场竞争壁垒 - 牛群基因改良、采购优势、资金优势、饲养模式转变构成龙头牧场相对于社会牧场的竞争壁垒[19][23] 国产替代前景 - 自给率达 72%,全脂粉、黄油、稀奶油、脱脂粉、乳清粉等品类有望实现国产替代,未来深加工产能建成后国产替代将不可逆且持续[29]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饲料主要豆粕、玉米类锁价锁量到 9 月份,确定性高,挑战可能来自四季度关税反制措施,公司有预案控制全年饲料成本;今年生鲜乳降 80 元/吨,用量延续到明年 12 月,公斤销售成本降 0 应无问题[9] - 2024 年商誉减值主要集中在商业领域,金额为 5.99 亿元,牛群重估带来减值 8.61 亿元;生产性生物资产和折旧影响约 20 亿元以内;2025 年泌乳牛数量占比提高,折旧成本或增加,淘汰奶牛价格上升可部分抵消负面影响;预计 2025 年公允价值变动仍在 20 亿元左右,一次性影响 14.61 亿元[11] - 一季度有喷粉业务,对外出售价格约 2.3 元,希望未来达 2 - 2.5 万元/吨,业务计入 2025 年报表,预计规模不大,奶粉价格逐渐上升[12] - 国内原料奶粉从 1.5 万元涨到 2.3 万元且有上涨趋势,进口大包粉拍卖价折合人民币 3 万元左右,与国产奶粉存在 1 万以上价差,质量差距不大;散装奶粉价格从去年最低 1 元涨到 2 - 2.23 元[13] - 蒙牛今年一季度收购量相对减少,预计二、三季度增加,全年预测基本维持在 90%左右;一季度糖油价格每公斤上涨一块多钱,二季度招标进行中;肉牛价格涨幅明显,去年因肉牛价格下降影响三个亿,今年预计回升[28] - 今年淘汰牛比例下调,成年牛淘汰比例降至 32%,约八万多头,公允价值损失约 20 亿左右,淘汰节奏根据油价和牛群健康度决定;运营成本方面提升人效,引入机械设备和 AI 技术,中后台整合人员,区域化管理降低能源使用费用[30] - 不同区域社会牧场现金成本差异大,以 2.89 元/公斤价格低于其现金成本,公司原奶供给价格为 2.53 元,今年预计降至 2.4 元,但总成本仍在 3 元以上,市场买家目前亏损,预计下半年回暖[31] - 若需求继续不稳,今年上半年奶价同比有压力,预计拐点在下半年,若需求持续低迷,拐点可能延迟到 2026 年,当前奶价下降空间有限,公司预期成本下降[32][35] - 后备母牛包括小牛和青年牛,数量减少,去年存栏量 619 万头,今年 1 - 2 月平均减少约 4 万头,全年预计减少 30 - 40 万头,总数降至 580 万头左右,补充缺口需三年时间[33] - 正常情况下成母牛比例应在 50%以上,理想状态 55%左右,去年公司成母牛比例为 51.5%,今年目标 53%;行业近期产奶牛占比达 70 - 80%[34]
现代牧业2025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