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驱未来大模型智能算力具身智能分论坛 - 2025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投峰会
300024机器人(300024)2025-03-28 11:14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人工智能、机器人、金融、房地产、通信、电子、半导体、消费电子、教育、医疗、广告、电商、航运等 - 公司:英伟达、XAI、阿里、QIWI、Cloud 3.7 Sonnet、DeepSick、Gami Pro、GPT - 4O、微软、Meta、阿里巴巴、腾讯、百度、360、科大讯飞、商汤、DeepSeek、夸克、天翼、金山、优客云、北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天科技、寒武纪、海光、天娱数科、东财、新卡来科技、北方华创、比亚迪、蔚来、赛力斯、优必选、智源、Figure、他山石智能、默安科技、全资智能、虎符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市场整体情况 - 市场处于盘整,中长期有投资机会:市场已震荡调整两三周,处于盘整阶段,估值调整后中长期或迎投资机会,需关注海外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国内机遇与挑战以及政策主线演绎路径[2] - 海外不确定因素多:全球关税政策、美联储利率决议冲击全球贸易和金融市场,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市场波动;国内房地产市场有止跌迹象但压力仍存,债务风险为交易性风险,长端利率债降至低位[3] - 国内政策引领市场,新旧动能转换加速:国内政策对 A 股和港股引领作用显著,偏向新型生产力,加速新旧动能转换;房地产周期影响市场,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依赖科技创新[3][4][5][6] A 股市场情况 - 2025 年 A 股有机会:当前估值调整较好,房地产价格止跌回稳和宏观基本面修复是关键,关注 PPI 反弹利好中上游行业,M1 修复对市场驱动重要[13] - 股债同频,权益市场活跃:2025 年股债同频效应明显,权益市场活跃度高于债券市场,春节后股票交易活跃度强于债券交易[15] - 部分板块业绩突出:非银金融、公用事业等板块业绩突出,轨交设备、电网设备、软件等新动能板块业绩边际改善[16] - 投资关注方向:关注心智能概念成长板块、业绩支撑的安全资产及政策加持的两稳两进方向,央国企在智能决策系统、通信、交通运输等领域有投资机会[3][17][18] AI 行业情况 - 技术进展显著:大模型在推理、编程和多模态方面提升,强化学习和 Agent 技术发展,开源模型应用迅速,AI 生成技术、大模型与工作流优化、端侧部署等均有发展[20][21][22][23][24][29] - 算力需求变化:训练侧算力需求因市场玩家减少和模型商用而下降,但多模态模型发展仍需大量算力;推理侧因互联网用户多和技术成本降低,算力需求持续增加[36][37][38] - 科技公司投入大:微软、Meta、阿里巴巴、腾讯等大型科技公司在 AI 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巨大,以应对业务底层逻辑变化和新流量入口[39] - 应用程序演变:未来应用程序将是嵌入产品的智能体,具备自主执行复杂任务能力,2025 年因模型价格下降和推理能力提升而爆发[40] - 云计算厂商竞争逻辑:核心是云端模型能力(Mass 2.0 阶段)和端侧设备重要性,需提供高速低成本模型并支持 AI 延伸应用,硬件设备需与云协同[41][42] - 人工智能发展阶段:处于 L2 向 L3 过渡的智能体阶段,能解决细分问题并在科研领域发挥作用[43] 脑机接口与人形机器人领域情况 - 技术进展与应用:脑机接口技术发展取得进展,应用于康复医疗、检测调控神经疾病等;人形机器人商业化逐步落地,在各行业有应用潜力[48][54][55][110][111] - 技术分类与前沿:分为侵入式和非侵入式,前沿技术有半侵入式系统、深部电刺激等;BCI 经历三个发展阶段,有多种典型产品和应用场景[49][50][51][52] - 未来发展方向:关注记忆提取、意识上传、数字永生等科幻概念,以及人形机器人与脑机接口结合[58] 中国科技资产情况 - 发展展望谨慎乐观:回顾科技行情,中国科技股参与全球 AI 分工有涨幅,未来需观察全球 AI 产业和自身创新能力,对科技资产持谨慎乐观态度[70] - 2024 年下半年有进展:中国在半导体和人工智能大模型研发取得显著进展,从市场参与者变为推动者[71] - 国际看法积极:国际投资公司和基金经理对中国科技资产看法积极,其受产业驱动而非宏观经济影响,做多共识增强[72] - 有超额利润潜力:生成式人工智能渗透率低,中国大模型技术商业化路线普惠,科技行业有赚取超额利润潜力[73][74] 各行业受 AI 影响情况 - 通信行业:投资周期改变,从跟随代际技术更新转向跟随 AI 基础设施建设,2025 - 2026 年与 AI 相关通信基建是投资热点[88][89] - 电子行业:中国硬件公司从跟随美国 AI 行情到寻找替代品,DeepStack 出现后,端侧芯片、消费电子等有新机会,未来将通过“AI + 硬件”重塑[91] - 运营商板块:2025 年资本开支减少、估值提升、股息率提高,投资机会好[95] - AI 眼镜产业:处于初期,面临成本高和缺乏应用场景问题,但预计未来一两年解决,产业快速增长,应用场景丰富[96][97] - EDA 产业:主要由美国公司垄断,人工智能有望提升效率,中国有望利用分布式计算技术在三至五年内取得进展[98] 机器人与智能体情况 - 机器人行业发展:人形机器人商业化逐步落地,从教育科研到工业、医疗等场景,市场需求推动行业发展,今年因技术融合和突破而火热,全球和中国出货量预计增加[110][111][113] - 智能体发展:是新兴细分行业,向轻量化发展,可植入终端设备,应用于多种机器人,在人机协作和企业服务有应用,但对企业服务价值链提升有限,发展有数据安全风险[92][93][94][115][116][11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全球关税变化影响:对美元、美债、贵金属价格走势有显著影响,短期内美债和美元指数受压制,贵金属价格高位波动,长期美元走势走弱;美国加关税影响中国出口和美国通胀,后续加关税动力可能减弱[9][10] - 美联储政策影响:议息会议有边际转向迹象,内部在降息问题上有分歧,影响全球金融环境和资产价格走势,投资者需调整策略[11][12] - 汇率和中美利差影响:2025 年汇率扰动不如去年,人民币坚挺支撑市场,中美利差高位震荡,影响亚太市场[14] - 视频生成技术挑战:面临算力消耗巨大问题,视频生成长度通常较短,需拼接短片段实现完整视频[44] - 数字生命探讨:数字世界是否存在生命有争议,通过复刻神经元可模拟数字生命,但数字人是否有生命和智能需进一步探讨[64][65] - 科技行业投资节奏:投资 AI 板块需关注技术路径、市场需求和供应链管理等因素;参考纳斯达克指数,国内科技股未来可能估值震荡,需业绩增长推动股价上升[79][80][81] - 海外软硬件行业周期:硬件行业周期 5 - 8 个月,软件行业周期两到三个季度,软件从新技术发布到收入贡献时间长[82] - 国内 AI 应用速度:可能快于海外,未来 1 - 2 个季度中国科技板块利润有望系统性上升[83] - 美国科技限制政策:美国政府更替加强对中国科技限制,中国强调自立自强,预计两会后出台更多科技相关政策[84] - 人工智能变革阶段:经历技术渗透、强人工智能、生态重组三个阶段,对各行业产生深远影响[85] - 人工智能技术变化:从边缘工具走向舞台中央,自主决策能力提升,工程化成本下降,强化学习与后训练策略发展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86] - 人工智能应用案例:在教育、交通、芯片设计等领域带来变革,解放脑力,提供高效精准解决方案[87] - 机器人行业问题:面临实现高效广泛应用、克服技术瓶颈、平衡研发投入与商业回报等挑战[114] - 机器人替代人工情况:在汽车制造业总装环节替代率约 5%,未来 1 - 2 年小批量工序场景替代率可达 60% - 70%[121] - 机器人规模化应用卡点:工业服务、制造和商用服务落地需降低成本,商业服务和个人消费领域需大模型高泛化性和通用性,且需解决稳定性和法律支持问题[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