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 电子皮肤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应用前景广阔:作为人机接口重要组成部分,能感知外界信息实现精细化操作,提高机器人触觉感知和环境适应性 目前处于从 0 到 1 阶段,随着云端智能终端产品发展,有望在灵巧手和全身覆盖方面广泛应用[2] - 结构与原理:核心层是活性功能层,由聚氨酯发泡材料融入导电纤维状材料制成,外部施压导电材料导通使体系电阻下降,通过外加电源检测力变化 还有 PI 或 PE 薄膜隔离保护,配备小型压力传感器阵列精确感知受力[3] - 传感器特点:电阻式传感器易于实现、稳定性好、可测法向压力和横向剪切力、抗电磁干扰;电容式传感器通过检测极片距离变化测受力,易受外界信号干扰;压电式传感器利用压电陶瓷电荷聚集检测压力,无需外加电源,易受环境影响;磁性颗粒型电子皮肤通过检测磁场变化获取受力信息,方法复杂但数据丰富精细化[4] - 面临挑战:生产成本高、算法要求高、大规模应用推广难度大,传感器稳定性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需优化技术方案、提高抗干扰能力、降低成本、加强算法研究[2][5] - 影响因素:灵敏度、稳定性和检测范围受关节环境、材料性质、器件结构变化等因素干扰,需开发受外界环境影响小的活性层材料以延长产品寿命[2][6] - 游戏机市场影响大:游戏机市场被看好,未来有广阔增长前景,人机交互应用在新零售领域已有应用,若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出货量达 100 万台,电子皮肤市场规模可能达 50 亿元[2][7][8] - 企业布局积极:海外企业如 It Link 较早进入市场但市值低;国内上市公司汉威科技、富莱新材,投资公司华为、科大讯飞等积极布局,汉威科技旗下子公司苏州能斯达积累十余年经验,与机器人企业深入对接,今年有望推出更多成熟产品,非上市公司迈信林、他山科技分别在磁电式高精度解决方案和算法方面有优势[2][9] - 应用场景丰富:除人机交互,还广泛应用于沙发、床垫、新能源车座椅等场景,可提高舒适度,随着技术迭代升级,全身覆盖电子皮肤成为可能,产业有持续升值潜力[2][10] - 评估指标重要:评估电子皮肤性能的重要指标包括触觉信号数、使用寿命、精度、抗干扰能力,还需强大算法能力解析力信号并滤除杂波干扰[2][1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某公司人机型产品用于新零售,每片电子皮肤售价 500 元,每个机器人手指尖用三片,总计 2500 元收入,一双手 5000 元[7][8] - 若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出货量达 100 万台,头部企业占据 50%份额,收入可达 25 亿元,毛利率 50%,盈利核算后业绩可达 7 亿元[8] - 国内汉威科技和富阳新材已实现部分产品量产,非上市公司华纬科技成功对接部分人形机器人企业实现量产并位于细分领域前列[12]
人形机器人电子皮肤:大千世界,触手可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