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快手科技_互联网行业调研要点_人工智能战略及明显的变现潜力;广告业务自 2025 年第二季度起加速增长;建议买入
KSHTYKUAISHOU(KSHTY)2025-04-02 22:06

纪要涉及的公司 快手科技(Kuaishou Technology,股票代码1024.HK)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AI战略 - 技术优势:快手在Kling AI的技术优势主要包括大量标注视频数据、充足算法工程师人才和强大算法架构能力,因其高度关注视频生成 [1][3] - 营收预期:预计Kling AI在2025年实现6000万美元营收,且环比快速加速增长,同时赋能快手内容生态系统和现有业务 [1][3] - 营收构成:目前70%来自2C订阅(包括小工作室和专业内容创作者),30%来自2B客户的API调用/项目(如小米、AWS中国、蓝色光标等) [17] - 用户特征:2C订阅的平均每月每付费用户收入(ARPPU)约20美元以上,60%的2C订阅者来自以发达国家为特征的海外地区(如美国、日本等) [17] - 长期目标:旨在在全球超1000亿美元的视频制作行业总潜在市场(TAM)中获得可观市场份额(包括电影、电视剧、短剧、广告等制作) [17] - 赋能业务表现:2024年第四季度,平均每日AIGC广告素材支出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AI相关广告产品/解决方案(如智能营销、托管、数据分析)已渗透约70%的快手广告平台;内部运营效率提升,20%的内部代码由Kwaipilot生成,70%的客户服务由AI执行,使员工有更多时间处理更复杂任务 [17] - 成本与盈利:Kling AI在视频生成的毛利润层面已实现盈亏平衡;2025年资本支出(Capex)预计增至100亿元人民币以上(2024年为80亿元人民币以上),其中Kling AI相关Capex预计同比翻倍,主要由推理计算能力贡献,但仍取决于其货币化动态 [17] 广告业务 - 短期增长:鉴于2024年第一季度的高基数(主要是派对游戏支出),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广告同比增长7 - 8%(电商广告/外部广告均实现高个位数同比增长) [16] - 全年目标:目标是2025年广告同比增长14 - 15%(电商广告/外部广告均实现两位数同比增长) [16] - 增长趋势:2025年第一季度截至目前每月环比有所改善,预计从2025年第二季度起广告同比增长恢复正常季节性,得益于新的、迷你游戏垂直领域对外部广告的增量贡献以及基于货架的电商流量开始货币化 [18] - 热门垂直领域:媒体与信息、互联网平台和游戏仍然是前三大垂直领域,合计占外部广告的50%以上,管理层看到金融、教育、医疗保健等线下垂直领域有边际改善 [18] 电商业务 - GMV增长:预计2025年商品交易总额(GMV)同比增长13%,主要由泛货架电商推动,直播电商预计同比个位数增长 [16] - 需求驱动因素:公司认为月活跃客户(MAC)是主要驱动因素,2024年第四季度平均订单价值(AOV)在更好的产品组合推动下实现两位数同比增长 [16] - 供应策略:快手将继续丰富标准产品类别(如消费电子、家电、新鲜食品等)的库存单位(SKUs) [22] - 货币化率:预计2025年电商总货币化率同比保持不变,因为仍需支持中小企业,这将被2025年第二季度起基于泛货架电商流量的货币化所抵消 [2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财务数据 - 市场指标:市值2402亿港元(309亿美元),企业价值2487亿港元(320亿美元),3个月平均每日交易金额34亿港元(4.372亿美元) [5] - 财务预测:2025 - 2027年预计营收分别为1398.05亿元、1523.98亿元、1640.037亿元人民币;EBITDA分别为321.362亿元、369.675亿元、411.094亿元人民币;每股收益(EPS)分别为4.59元、5.22元、6.01元人民币等 [5][10][11][14] - 估值指标:2025 - 2027年预计市盈率(P/E)分别为11.4倍、10.0倍、8.7倍;市净率(P/B)分别为3.0倍、2.4倍、1.9倍等 [5][10] 风险与估值 - 估值方法:基于市盈率估值(目标市盈率倍数为2025 - 2026年平均每股收益的12倍),给予快手买入评级,12个月目标价为62港元 [27] - 下行风险:广告预算恢复慢于预期;货币化弱于预期;整体用户参与度基础(日活跃用户数×每位用户每日花费时间)增长慢于预期;盈利能力低于预期;AI进展弱于预期 [27] 行业对比 展示了中国媒体广告各平台(腾讯、百度、快手等)2024年各季度和年度的广告收入及同比变化情况,体现快手在行业中的表现 [23] 公司研究相关说明 - GS因子分析:通过与市场和行业同行比较关键属性(增长、财务回报、估值倍数和综合指标),为股票提供投资背景 [30] - 并购排名:快手的并购排名为3,代表被收购的可能性较低(0% - 15%),该排名不影响目标价格 [32] - 评级与覆盖范围:评级相对其覆盖范围内的其他公司,包括37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阿里巴巴健康等多家公司;介绍了评级定义(买入、中性、卖出)及相关情况(如未评级、早期生物技术公司等) [34][46] - 全球产品与分发:高盛全球投资研究在全球为客户生产和分发研究产品,介绍了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分发实体 [50] - 一般披露:研究基于当前公开信息,信息可能变化;高盛与众多公司有业务关系;分析师观点可能与其他部门不同等 [54][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