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公司 捷昌驱动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全球布局分散风险:公司过去几年进行全球化布局,美国订单 90%左右已在海外完成,由马来西亚和美国工厂负责,中国加征关税影响不大;欧洲和亚太市场增速显著,一季度宜家订单翻倍,新客户订单增长,预计一季度营收和利润创新高 [3][4][6] - 应对关税政策:与客户协商分摊成本,大部分关税由客户承担,预计终端价格涨幅控制在 5%以内;最坏情况下利润影响在 3000 万到 5000 万之间,影响可控;预计马来西亚最终税率不会达 24%,且马来西亚和美国工厂今年扩产,覆盖美国市场问题不大 [3][4][5] - 收入规模与产能规划:预计 2025 年收入规模在 40 - 50 亿左右;海外产能持续扩张,匈牙利工厂投产将提升欧洲市场预期;约一半产能在海外,一半产能在国内 [4][8][10] - 市场竞争力:在成本管理、定制化能力和快速响应时间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即使加上关税,仍能保持竞争力,可争取到竞争对手可能失去的大客户;在线性驱动技术方面有优势,自制关键组件使成本比竞品更低 [4][21][25] - 人形机器人项目:进展顺利,预计 6 月上旬发布机器人类产品并参加相关展会,下半年客户端进展将更多,与之前计划时间点无太大变化 [4][2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各地区营收与产能:2024 年美国营收约 9 亿,占整体营收约三分之一;欧洲市场并购公司和自身业务合计营收约 8 亿;马来西亚产能约 5 亿,美国本土产能约 2.5 - 3 亿 [3][11][23] - 固定资产投入:海外固定资产投入巨大,马来西亚工厂投产需约 1 亿多元,匈牙利一期投入需 2 - 3 亿元,二期同样需 2 - 3 亿元,主要用于设备、房产和土地 [4][13] - 成本分配与利润影响:目前计划承担马来西亚 24%关税中的 10%,客户承担 14%;按 10%关税计算,对马来西亚 10 亿营收中的 5 亿部分影响最大,不超过 5000 万元 [14][15] - 竞争对手情况:海外有产能的竞争对手较少,乐斯科主要在越南面临更高税率,凯迪办公桌业务收入不大,凯卫可能失去一些大客户被公司取代,关税变化不会显著改变竞争环境 [16] - 不同地区生产成本:美国和欧洲生产成本比中国高,马来西亚综合成本与国内相差不大,零关税时净利率比国内高,加上关税成本与国内相当,美国和欧洲利润率比国内低 3 - 5 个百分点 [20] - 新零售业务:新零售业务中相关零部件由捷昌驱动供货,短期内合资公司份额不会扩大,未来可能调整 [27] - 未来海外产能扩展计划:2025 年美国建造立体仓库、增加生产场地,马来西亚扩大场地;欧洲奥地利 2025 年投产一期,2026 年投产二期 [29]
捷昌驱动2025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