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及出行设备-人形机器人与智驾双alpha共振
2025-04-15 22:30

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于汽车板块,特别是智能驾驶(自驾)和人形机器人两大方向[1] - 涉及公司包括比亚迪、特斯拉、地平线、自行汽车科技、速腾等[4][6][13] 核心观点与论据 智能驾驶(自驾平权) - 自驾技术从高端车型(40万以上)下沉至9万价位段,渗透率加速提升[3] - 城市NOA功能成本下降,渗透率从2023年2%升至当前8%,预计每年增长10%以上[5] - 技术迭代导致行业分化,小车企和技术落后企业将被淘汰,比亚迪等龙头受益[4][5] - 自驾相关产业链公司(如地平线、自行汽车科技)迎来营收利润反转,估值修复[6] 人形机器人 - 人形机器人被视为未来3-5年A股首选投资板块,市场预期裂口大但前景广阔[8][9] - 特斯拉预测人形机器人量产时间提前(原预期2030年百万台,现可能2027-2028年实现)[7][12] - 汽车零部件企业(如PB低于2倍的标的)是核心制造能力提供方,复制电动车产业链逻辑[12] - 工业机器人当前全球年产量50万套,人形机器人有望突破千万级规模[10][12] 技术变革类比 - 智能EV与智能手机(iPhone4)技术变革路径相似,AI驱动生态形成[2] - 特斯拉构建AI核心能力(超算、算法),延伸至RoboTaxi和人形机器人终端[2] 其他重要信息 - 自驾平权框架下,L3自动驾驶落地进度跟踪:当前用户渗透率5%,预计明年达10%[13] - 人形机器人板块波动性大,需警惕短期预期过高风险[8] - 汽车零部件企业因量产能力被低估,推荐关注低PB标的[12] 数据引用 - 自驾渗透率:2023年2% → 当前8%,年增10%+[5] - 全球汽车年销量:9000万辆,保有量10亿辆[7] - 工业机器人年产量:50万套[10] - 汽车零部件PB估值:当前<2倍,历史高位4倍[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