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海油20250327
600938中国海油(600938)2025-04-15 22:30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行业:海上油气行业 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相关上市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开发生产 - 2024年中国海上在产油气田采收率上升1.2个百分点,自然递减率降至9.6%,多个重点新项目投产,如隋东36 - 1、旅大5 - 2油田二次调整开发项目高峰日产量达3万桶油当量,国中19 - 2油田开发项目高峰日产量约1.9万桶油当量等[1] - 海外加拿大长湖项目稠油主要成本保持在公司平均线以下,中国海上平均钻井日效率实现五年来最好水平,成功钻探中国首个海上超深大陆井[2] 工程建设 - 全年在线项目超60个,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开创亚洲首例深水导管架平台加圆筒型FPSO开发模式,工程标准化项目整体产能建设增速超27%,批量化采购降本5%,节省工艺类设备设计制造周期两个月[2] 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亚洲首艘圆筒型FPSO海魁一号和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二号投用,两项创新成果分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二等奖[3] - 打造深海一号和涠洲岛32 - 6南北两个智能油气田建设标杆,推动陆上终端智能化,依托海能人工智能模型推动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3] 绿色生产与ESG - 通过岸电工程等实现绿电替代7.6亿千瓦时,完成海上油田每天5万方以上火炬气回收利用,丹平15 - 1、勒东15 - 1GCS示范工程累计回注二氧化碳超11万吨,中国海上首个自产式拖碳GCS项目投用[3][4] - 2024年强化顶层设计,优化治理架构,提升管理水平,保障合规[4] 财务指标 - 2024年公司油气实现价格与市场走势基本一致,油气销售收入和规模净利润保持较高水平,股东权益增加815亿元,总资产超1万亿元,资本支出1325亿元[4][5] - 桶油主要成本为28.52美元,同比下降1.1%,桶油作业费用基本持平,桶油折旧同比增长2%[5] 未来规划 - 坚持推进油气增储上产、能源绿色转型、科技自主创新三大工程和极致增效升级行动,未来几年产量将稳步增长,有信心完成三年滚动产量目标[6] - 2025 - 2027年,在获股东大会批准前提下,全年股息支付率不低于45%,将根据市场等因素适时调整分红政策[6] 问答环节 - 产量增长潜力:2025 - 2027年有明确产量目标,有信心完成,“十五五”规划在启动阶段暂无法披露,公司有核心竞争优势保障发展[8][9] - 深海科技:在深海地震勘探、钻探技术、工程技术等领域取得进展,如自主研发海底系统、实现近万米大斜度水平井钻探、研发海基二号导管架平台和圆筒型FPSO等,也在探索新能源领域发展[9][10] - 天津板块经营利润与贸易策略:公司重视天然气开发,国内沿海销售区域保证收益,开发方案签长协保障稳定生产和价值实现;面对地缘政治风险,加强风险管理和合规能力建设[14][15] - 分红与股票回购:决策分红考虑盈利、资产负债、资本支出和对标同行等因素,将根据市场等适时调整;圭亚那资产仲裁按ICC程序进行,若胜诉将选对公司和股东利益最大化方案[19][20] - 资产减持与天然气价格:按会计准则进行减持测试,本次海外资产因外部因素出现减持迹象;天然气价格同比下降因原油价格下降和暖冬致消耗减弱[23][24] - 增储上产与原油需求:增储上产出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自身发展需求,国内稳原油、增天然气,海外优化项目和获取新项目;原油需求受美国贸易政策等影响,价格相对确定,公司做好自身应对不确定性[26][28] - 资产出售与合作:墨西哥中海资产出售按计划推进,美国陆上资产近期无出售计划;与哈斯基合作正常,主要在基东南海的在产油田和产品分成合同方面合作[32][34] - 深海技术与天然气合同:深海开发是公司重要领域,会提高天然气占比和产量;国内天然气价格稳定,有长期合同保障,市场潜力大[37][39] - 桶油成本与新能源业务:坚持高质量发展降成本,过去十年成本降低40%;新能源以海上CCUS和风光为主,现阶段未形成独立板块,未来可能融合发展[42] - 地缘政治与合作伙伴:地缘政治是重要风险但非绝对因素,选择合作伙伴还考虑理念、信用等,公司有团队评估全球资产组合,不轻易因国家因素停止合作[44][4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4年公司经受超强台风冲击,“灌篮号”保证特大纯锐性全面发电量达2900千瓦小时[10] - 中国国内天然气2024年消耗量420亿立方米,供应量约240亿立方米[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