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石化、军工、通信、电信、机械、海洋经济、深海科技、海上风电、海底通信、海空装备、水下航行、海洋油气开发 - 公司:国泰均安证券、亨通光电、Subcom、ASN、NEC、东方电缆、大金重工、明阳智能、运达股份、亚星锚链、海力风电、天顺风能、中国船舶、中国重工、时代电气、振华重工、东基集团、海南信、中密控股、康斯特、湘电股份、中国动力、中国海防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策略角度 - 科技主题与周期资产:上周科技类主题回调,偏防御的银行和贵金属有资金净流入;24年四季度以来AI产业链行情关键在于人工智能资本开支和重磅应用突破,当前应关注有新政策新技术催化的低位科技方向如深海科技;与内需相关的周期类资产交易阻力小,需求端改善会迎来修复行情[2][3][4] - 深海科技政策支持:20年1月开始关注深海科技,去年1月工信部发布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意见,两会将其与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并列,强调其是打开未来产业空间布局的重要领域;上海、福建、青岛等地发布海洋经济相关规划[5][6][7] - 海洋经济规模与结构:海洋生产总值占GDP比重2014年达7.8%,增速高于GDP;海洋经济中海洋渔业、海洋油气、海洋化工、海洋交通运输等板块体量大;海空装备分海空辅助船、海洋资源开采装备等四类,部分领域国产化水平高(95%左右),部分低(30%左右),投资可关注量的增长和国产化替代[8][9][11] - 投资推荐方向:受益于海洋资源开发的海上风电、油气开采以及通信、电力基础设施;关注海空装备、海洋探测装备国产化,如海上测评平台和深海潜水器ROV的结构性投资机会[12] 2. 石化行业 - 海上油气技术进步:18 - 19年往后海上油气取得技术进步和重大勘探发现,2000年后全球发现的巨大油田70%是海上油田;打井速度变快、成功率提升,单位成本显著下降,效率提升对冲资本开支下降对产量的影响[13][14] - 部分地区产量增长:巴西产量增长能持续到28年左右;圭亚那产量从2019年的0增长到六七十万桶每天,不考虑新投资项目能持续到2028年前后;科威特计划2030 - 2035年将产量从270万桶每天提升到400万桶每天[15][16] - 成本与经济性:海上油田开发成本大幅下降,超深水开发成本降至40美金以下,开采经济性强;海上油气开发对国内能源安全有重要意义,渤海产量能持续多年,南海资源储量丰富、开发潜力大[15][17][18] - 行业前景与估值:海洋油气开发行业景气度持续向上,看好未来几年基本面;估值受油价波动影响,当前公司估值反映一定悲观预期,长周期配置有绝对收益,油价波动导致公司调整时是布局窗口[20][21] 3. 军工行业 - 水下攻防体系战略意义:水下攻防体系发展是跨域作战、全域作战重要一环,能提升联合作战能力、形成水下制权,对战争格局有重要战略影响[22] - 钛材料优势与差距:钛具有优异耐腐蚀性能,广泛用于舰船和海空装备;与俄罗斯、美国相比,我国舰船及海洋装备在钛及钛合金使用比例上有较大差距,俄罗斯舰船柴油精用量占比达18% - 20%[23][24] - 无人智能舰航器潜力:无人智能舰航器可长期在水下自主航行,搭载多种载荷执行特定任务,用于探测水下环境、布放兵器、追踪目标等,军事潜力巨大[25] - 行业发展带动钛材应用:水下航行行业23 - 28年复合增长率8%以上,将为钛材广泛应用带来新动力,军工钛材环节公司将受益于水下装备起量和体系建设[27] 4. 通信行业 - 海底通信重要性与投入:海洋通信是全球互联网互联互通主动脉,近年来AI发展带动相关投入增加,谷歌、Meta分别计划投资十亿美金和一百亿美金铺设海底光缆[28] - 行业发展与现状:全球95%的跨洋跨大陆数据通过海洋通信完成,依赖海底光缆通信系统;2020 - 2024年海底光缆部署公里数大幅增加;我国在海洋通信建设上相对发达国家有差距,但近两年投入增多,有提升潜力[29][31] - 行业趋势与企业优势:行业发展受存量替换和AI投入驱动,有望不断攀升;国内亨通海洋、华海能创建成套装备体系,具有全球认可资质,是全球四家全产业链系统集成商之一,亨通光电子公司在系统集成方向处于前排[32][33][35] - 市场空间与关注标的:全球海洋通信规模每年60 - 70亿美金,市场空间大,可关注具有全球认可的总包制造厂商亨通光电;近岸海底观测架构与海洋通信相似,有较大想象空间[38][39] 5. 电信行业 - 海上风电政策与地位: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深海科技列为未来产业发展重点,标志海洋经济向高技术驱动转变;2024年全国海洋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元,深海装备和海上新能源成增长引擎,高层对海洋开发政策氛围在酝酿[40] - 行业基本面改善:前期风电板块受资金调仓和板块情绪影响短期承压,但基本面持续改善,一季度海风公司业绩明显改善;国内海风制约因素解除,2025年有望迎来装机大年,江苏、广东等地项目开工招标动作不断;核心零部件持续紧缺,有望涨价,如大型铸件、叶片、齿轮箱等[41][42][43] - 海外市场机会:欧洲、亚太地区海风需求快速起量,全球供应链有缺口,中国企业迎来产品出海机会,海缆环节的东方电缆、塔筒环节的大金重工等承接海外订单,风机主机厂明阳智能等海外业务营收占比提升[44] - 投资机会与推荐标的:看好深海科技催化带来的海上风电板块投资机会,推荐东方电缆、大金重工、明阳智能、运达股份、亚星锚链、海力风电、天顺风能等[45] 6. 机械行业 - 深海科技环节与属性:深潜利用载人或无人潜水器探测,深钻用于海底资源开发和地质研究;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深海科技表述外延更全面、强调科技属性,科技属性最强的是中游深海装备制造和上游核心零部件[46][47] - 相关企业与技术积累:中游企业如中国船舶、中国重工、时代电气、振华重工等在深海作业平台、机器人技术、钻井船等方面有技术积累和产品应用;上游零部件企业涉及密封件、压力传感器、动力系统、电子设备等,如中密控股、康斯特、湘电股份等[48][49] - 投资关注要点:核心关注中游深海装备制造和上游核心零部件,零部件关注有技术壁垒、配套价值量高、国产化替代逻辑强的环节;团队近期将组织深海科技相关产业链调研[5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海洋通信海底光缆通信系统中的中继器、分支器等部件高精尖且有核心壁垒,亨通可生产[35] - 海底观测有南海和东海两个较大公开项目,按海岸线长度测算近岸观测网投入规模较大[37]
深海科技,蓝色动力:策略联合行业解读深海科技和海洋经济投资逻辑
2025-04-15 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