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如何把握卫星互联网的投资机会
2025-04-15 22:3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卫星互联网、商业航天、军工、通信、电子 - 公司:SpaceX、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新网公司)、中国卫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卫星互联网的重要性和发展必要性 - 战略考量:俄乌冲突中,地面基站被摧毁时,乌军依靠马斯克提供的星链服务快速恢复通信,显示卫星互联网在军事通信保障上的重要性[3] - 轨道资源竞争:地球近地轨道可容纳卫星数量有限,全球卫星互联网需求量远超近地轨道6万颗的容纳上限,各国遵循先到先得原则,抢占轨道资源迫在眉睫[4] - 频段资源竞争:优质频段若被占用,后发者使用剩余频段通信效率和质量会打折,所以各国争先争夺优质频段[5] - 发射窗口限制:卫星发射需结合发射场地气象条件并与外国卫星协调避让,后发者发射卫星面临的约束条件增多,促使各国加快发射进度[5] 卫星互联网的技术特点和现状 - 通信卫星特性:通信卫星是6G基础设施,分布在200 - 2000公里低轨道,距离地球近,传输延迟小、链路损耗低,上网体验好;传统导航和遥感卫星分布在高轨道[2] - 组网需求:卫星互联网需高带宽,要在低轨卫星布局足够多卫星组网,实现全球覆盖和高速传输至少需上万颗卫星,SpaceX已发射7000颗以上低轨卫星并初步组网,规划数量达4万颗左右[3] - 国内外差距:中国与海外差距主要在卫星发射成本,SpaceX依靠猎鹰9号一键多星及火箭重复回收技术大幅降低成本,国内商业火箭公司正测试相关技术,有望26 - 27年实现可重复回收火箭商业运营[7] 卫星互联网的下游应用和市场空间 - 6G通信:6G与5G核心区别是覆盖范围大幅扩张,卫星互联网可实现全球信号无死角覆盖,6G是天地、空基、海基和陆基一体的新地融合网络系统[6] - 手机端应用:2023年华为Mate 60 Pro手机首次支持卫星通话功能,未来卫星组网成熟后,手机端基本可接入卫星网络[7] - 车联网应用:未来车联网有望应用卫星互联网[8] - 市场规模测算:2027年国内卫星制造和发射环节市场空间超8700亿,未来三年发行年均复合增速超360%;未来5年全球约7万颗卫星将发射,是在轨数量10倍,市场总规模有望10年10倍增长,带动5万亿卫星服务市场和6万亿地面通信设备市场,总市场超10万亿[8][9] 卫星互联网的产业进展和政策支持 - 产业进展:去年四季度两大星座成功发射实验和测试卫星,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厂完成首发,G60原型已实现五发一箭十八星合计90颗卫星发射,并与巴西国有通信企业合作实现产业出海;SpaceX去年新舰测试飞行圆满完成,预计今年每两周一发,每次运载超100颗卫星[10][11] - 政策支持: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商业航天,将其放在新兴产业首位,体现国家顶层设计对该赛道的支持和重视[9] 卫星互联网指数情况 - 指数概况:永宁基金2023年与国证指数公司联合研发卫星通信指数,成分股50只,公司权重上限15%,聚焦卫星通信组网和商业服务环节,覆盖卫星产业链上中下游,核心在卫星制造和地面通信设备环节[13] - 行业分布:行业分布集中在军工、通信和电子,通信占比相对高,军工权重也较高,指数成分股盈利能力和成长性过去三年持续上行[13] 投资观点 - 基建环节:推荐关注卫星制造和火箭制造环节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这些企业技术门槛高、格局好,大规模卫星发射前订单和需求可能提前反馈[26] - 运营服务环节:重点和持续跟进地面设备制造和卫星运营服务领域,这里会产生规模更大的企业,如卫星直连手机、地面相控终端制造及卫星运营企业[2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军工行业在十四五最后一年,订单预计会赶进度,相比去年业绩增速将大幅提升[14] - 2025年3月星链达500万用户,绝大部分是普通用户,美国手机直连业务已落地,手机直连用户群体远超专业终端触及用户数量,预计打开市场后可参与全球超1万亿美元移动市场[21][22] - 2021年国务院成立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2022 - 2024年北京、上海等十余省份发布专项支持政策[23] - 海南超级卫星工厂年中开始首个卫星架线,年制造能力达一千颗卫星;两会后新闻联播报道今年多型可回收火箭将首飞[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