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可控核聚变:奇点已至
2025-04-16 23:46

纪要涉及的行业 可控核聚变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发展推动因素:全球能源安全竞赛及潜在电力需求增长推动可控核聚变发展,预计2023 - 2050年全球电力消费可能翻倍,核电增速高于传统能源,亚洲地区需求增长空间巨大[1][6][7] - 投资风口逻辑:可控核聚变近几年一直处于投资风口,2024年美股核电股和聚变相关公司表现出极大弹性,原因在于AI电力基建需求拉动预期以及美国对俄罗斯油资源制裁推动市场行情,2021 - 2024年各国对聚变权益投资爆发性增长,中美布局明显增加[2] - 商业化预期:技术发展呈现非线性进步使资本对商业化预期提前,普遍预计30 - 35年内可实现向电网供电,国内新环巨能计划2027 - 2028年初建设商业示范堆,2025年3月东方超环装置实现上亿度千秒稳态运行是里程碑事件,ITER项目关键部件在合肥竣工交付标志产业链从科研阶段向工程实践转变[1][4] - 发展模式差异:海外采用政企合作模式,以民营企业为主导;中国以科研机构和央国企为主导,成立创新联合体和聚变能源公司,2025年中国核电和智能电力增资,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战略投资,中石油2024年投资20亿元占股20% [5] - 全球发展前景:中国在技术发展方面具有国际比较优势,在碳中和与能源安全保障诉求及潜在电力需求拉动下,全球进行能源安全竞赛,IAEA预测2023 - 2050年装机容量增速为40% - 250%,亚洲地区即使悲观情景下也有翻倍空间,政策明确提出发展可控核聚变等前端技术[6][7] - 市场环境与选股机会:全球市场波动增加,A股市场超跌反弹但仍有不确定性,运营商板块是成长防御方向,可控核聚变是高赔率方向,是硬科技与国家安全主题,可配置相关股票捕捉机会[8] - 市场前景:可控核聚变主题市场前景广阔,类似机器人板块,具备国家安全概念,机构持仓较轻,估值适中且市值较小,估值弹性空间大,市场对其业绩容忍度相对较高,具有稀缺性[9] - 投资价值评估:评估相关公司投资价值需关注产业链上游材料和设备环节,如高温超导板块的联创光电等公司,还需关注公司毛利率、业务情况、估值和股价,大市值企业关注其稀缺龙头潜质及订单增长预期[3][10][11] - 投资策略共性:核心资产与机器人板块投资策略共性在于中小市值股票和低价股弹性更好,炒作先启动关键部件再扩展到其他方向,强势股市值落在40 - 50亿区间,股价低于20元,估值低于50倍,大票关注龙头潜质及深度绑定科技龙头的能力[12] - 积极变化:当前可控核聚变领域迎来政策支持、技术突破和资本布局信号,2025年可能出现订单和政策新催化因素,大国博弈下能源安全与自主可控成重点关注题材[13] - 挖掘新主线:借鉴机器人行情演绎,通过统计涨跌幅及个股特征挖掘新主线,梳理股票池标的分析轮动方向及收益弹性,参考强势题材特征寻找具备弹性的个股[14][1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