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IS龙头:韦尔股份思特威深度报告
603501韦尔股份(603501)2025-04-17 23:4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CMOS 图像传感器(CIS)行业,涵盖手机、车载、安防、机器视觉等应用领域 - 公司:韦尔股份、思特威、索尼、三星、豪威、格科微、华为、安森美、大疆、海康机器人、新力特、吉迪斯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全球 CIS 市场 - 发展趋势:2017 - 2021 年销售额稳步增长,2022 年因宏观经济和库存问题下降,2023 下半年回暖,预计 2029 年营收从 218 亿美元增至 286 亿美元,移动端份额维持 60%以上,自动化与智能化拓展新兴需求[1][7] 手机 CIS 市场 - 现状与发展:2023 下半年去库存接近尾声,Q4 开始同比增长,影像功能升级提升摄像头质量;索尼占 55%后置摄市场份额,三星超 20%,豪威约 7%;预计 2028 年每部手机摄像头达 4.5 - 5 个,高画质产品需求增加,国产厂商加速替代[1][8] 车载 CIS 市场 - 发展趋势与格局:自动驾驶推动需求从倒车影像扩展到 ADAS 等,市场快速增长;安森美、豪威、索尼、思特威为主要供应商,单车镜头数量随智能驾驶等级增加,中国 L2/L2+ ADAS 渗透率提升[1][10] - 像素升级:自动驾驶与车载镜头技术共生,像素向更高等级升级,800 万像素摄像头识别距离提升,新势力车型采用高像素摄像头推动单价提升[10] -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2019 - 2024 年销量从 121 万辆增至近 1300 万辆,预计 2025 年达 1600 万辆,渗透率从不到 5%提升至近 50%,电动化智能化扩大车载 CIS 市场[11] 安防 CIS 市场 - 发展趋势与格局:2024 年回暖,AI 技术和民用需求推动,专业级稳定,消费级崛起;思特威和豪威出货量占比 70%,索尼深耕专业市场[12] 机器视觉行业 - AI 影响:AI 商用落地带来新市场,提高对图像传感器要求,行业呈寡头垄断,2023 年 C4 市场前三占 75%,索尼占 45%[13][14] 思特威公司 - 业务布局与方向:起源于安防,向机器视觉、智能驾驶、智能手机渗透,坚持三足鼎立方向;2024 年上半年智能安防、汽车电子、智能手机收入占比分别为 39.73%、9.43%、50.84%;产品结构优化,高毛利率产品占比提升[15] 韦尔股份公司 - 业务布局与方向:从半导体分销扩展至多领域,布局 CIS 领域;预计 24 - 26 年营收分别达 60 亿、82 亿和 100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达 3.9 亿、8.35 亿和 12.08 亿元[16] - 产品版图拓展:通过外延并购拓展,2019 年收购北京豪威,业务转向 CIS 设计,包括图像传感器、显示、模拟解决方案三大业务[17] - 图像传感器业务:2024 年上半年收入占比 77%,应用于智能手机、汽车电子、安防领域,占比分别为 52%、31%、8%;手机 CIS 覆盖全像素领域,形成 5000 万像素全系列产品[17][18] - 其他业务领域:涉及模拟解决方案和触控与显示业务,模拟解决方案拓展至汽车市场,触控与显示业务覆盖 TDDI 和 DDIC 产品线[21] - 市场地位与预期:2023 年全球 CMOS 图像传感器市场份额第三,占 11%;预计 24 - 26 年营收分别为 252.55 亿、309.95 亿、370.23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1.82 亿、42.05 亿、57.05 亿元[22]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CIS 工作原理:通过感光单元阵列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再转化为数字信号传送给平台,在摄像头模组中逐渐取代 CCD 传感器[2] - CIS 性能影响因素:受有效像素数量、像素尺寸、光学尺寸、信噪比、动态范围和量子效率等因素影响[3] - CIS 产业链结构:上游是关键原材料,中游包括设计、制造和封测,下游涵盖汽车、手机等应用领域,厂商采用 IDM、Fabless 或 Fablite 模式[4] - CIS 技术结构类型:分为前照式、背照式及堆栈式三种,堆栈式优化图像质量,减少芯片尺寸,应用于高端领域[5][6] - 豪威车载 CIS 表现:2024 年 9 月车载 CIS 单月出货量 1040 万颗排名第一,产品多为 300 万以下中低端,高分辨率需求增加[19] - 国内供应商高分辨率车载 CIS 表现:华为 800 万 CIS 产品通过 AEC - Q100 二级认证,具备价格优势,有望提升国产化率[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