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中国ADC行业 - 公司:映恩生物、恒瑞医药、康津杰瑞、百利天恒、振达天晴、罗氏、第一三共、江博、Biontek、科利斯、安进、泽井、默沙东、诺华、低三共、江苏博云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映恩生物核心产品情况 - HER2 ADC药物1,303:对标DS - 8,201,针对子宫内膜癌适应症有望2025年下半年提交美国上市申请,针对HER2阳性乳腺癌有望2025年下半年在中国提交上市申请;预计国内销售峰值为26亿元人民币,美国销售峰值达16亿美元;首发适应症选子宫内膜癌,将患者群体扩展至IHC评分为1 + 的HER2低表达患者,这类患者占子宫内膜癌群体70%以上;在全球推进三期多中心注册临床试验,仅次于DS - 8,201,国内与恒瑞医药并列领先[1][2][3][13]。 - B7 - H3 ADC(BCH3 ADC1,311):主要聚焦小细胞肺癌(SCLC)和前列腺癌(CRPC),临床进度处全球第一梯队;预计国内销售峰值为6亿元人民币,美国销售峰值达11亿美元;目前授权给BiowinTech,开设小细胞肺癌和复发性前列腺癌两个适应症,肿瘤中B7 - H3靶点高表达,前列腺癌中为93%,小细胞肺癌中约为65%[1][2][4][22]。 映恩生物公司整体情况 - 成立时间与业务:2020年成立,专注开发抗体偶联药物(ADC),用于治疗癌症和自身免疫疾病[1][5]。 - 研发平台:建立多个有知识产权的新一代ADC技术平台,在近20个国家开展多个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入组患者超2000人;拥有基于免疫毒素抗体偶联、双抗、新的payload等多个技术平台,积极开拓基于免疫调节的新型ADC管线[5]。 - 股权结构:接受多轮明星机构投资,最大股东是礼来亚洲基金[6]。 - 财务状况:主要营业收入来自产品对外授权;过去几年亏损较大,2024年亏损约10亿元人民币,主要因研发支出;港股上市后现金储备充足,财务状况健康[1][6][7]。 中国ADC行业发展趋势 - 潜力巨大:ADC药物成研发热点,中国作为新兴市场潜力大,逐渐获国际认可,企业纷纷布局并取得显著进展,映恩生物是重要参与者[8]。 - 市场增长迅速:ADC经历多次迭代,新一代展现跨时代临床获益,逐步替代化疗市场,预计未来有更多临床试验成果,成泛肿瘤疗法主力军[9]。 - 中国企业表现出色:国内IND数量从2019年到2024年翻十倍以上,临床试验数量大幅增长;映恩生物技术成熟,产品全球治疗地位逐步确立;过去两年,中国创新药出海浪潮中,ADC成主力军,交易总金额占10亿美元以上交易一半以上[10][11]。 各产品相关情况 - HER2 ADC发展及市场影响:逐渐成乳腺癌等HER2表达肿瘤重要治疗手段;全球首款HER2 ADC药物是罗氏的恩美曲妥珠(T - DM1),新一代DS - 8,201获批后击败T - DM1,推动ADC领域新一轮增长[12]。 - 1,303产品竞争格局:采用与DS - 8,201相同的拓扑异构酶抑制剂作为有效载荷,与传统微管蛋白抑制剂路线不同,可互相治疗耐药;在国内与恒瑞医药并列领先,还有康津杰瑞等公司开展相关研究[13]。 - 1,303产品首发适应症策略:选择子宫内膜癌,该癌是常见妇科癌症且全球发病人数增长快,一线治疗以化疗为主,选择此适应症可快速进入市场并满足医疗需求[14]。 - 1,303和8,201在子宫内膜癌治疗表现:后线、末线治疗中整体响应率(ORR)约为60%;1,303的ORR比8,201高,疾病控制率(DCR)达94%;恒瑞和映恩安全性潜力佳,三级以上不良反应约16%,8,201约41%,传统化疗方案约60%,K药加仑伐替尼组合约80%[15][16]。 - 乳腺癌领域变革:在8,201推动下,分类方式改变,将HER2阳性群体细分为HER2高表达,细分HR阳/HER2阴群体为HER2低表达和零表达,改变治疗格局[18]。 - 中美乳腺癌诊疗指南:两国诊疗方法较接近,都受8,201带来的领域变革影响,开辟HER2低表达新分类并占重要治疗地位[19]。 - 8,201治疗格局变革:针对HER2高表达患者群体,从三线升至二线,有望2026年获批一线适应症;拓展HR阳性、HER2低表达患者群体,切入点为二线疗法,有潜力联合内分泌治疗进军一线[20]。 - DB - 1,303在乳腺癌进展:针对HER2高表达乳腺癌2024年开始中国二期临床研究,预计2025年递交NDA申请,2026年上半年获完整三期临床数据读出;针对HR阳性、HER2低表达乳腺癌适应症全球布局领先,仅次于8,201;计划2025年底左右申报子宫内膜癌适应症[21]。 - BCH3 ADC1,311管线进展:授权给BiowinTech,开设小细胞肺癌和复发性前列腺癌适应症;分子设计类似第一三共DXd,药物 - 抗体比率为6,选择拓扑异构酶抑制剂作为毒素,有广阔治疗潜力[22]。 - 映恩生物与江博合作:在HER2 ADC项目上达成BD交易,首付款为1.7亿美元,里程碑金超过15亿美元,销售分成为双位数;保留BCH3管线海外权益,未来共同承担海外研发费用,分成比例提升至50%;初步数据2024年在ESMO会议公布,预计2026年读出完整二期数据[3][23]。 - 小细胞肺癌ADC开发:主要集中在B7 - H3靶点,映恩生物的B7 - H3处于第一梯队;一线治疗以化疗为主,后出现PD - 1加化疗组合疗法;二线治疗中,美国德瓦鲁单抗等表现优异,映恩生物ORR为56%,DCR接近90%,安全性方面大于等于三级不良反应比例不到32%[25]。 - 复发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中国2015年有16万例,美国有36万例复发患者,中美分别有10万和20万人适合治疗,市场规模远超小细胞肺癌;临床指南先推荐内分泌治疗,失效则用化疗等;诺华的RDC产品纳入中美指南作为二线加治疗方案,2024年销售额14亿美元,预计峰值超50亿美元;映恩生物1,311 ADC的ORR为28%,高于低三共25%,仅次于诺华,DCR数据达92%,显著高于诺华51%[27][28][29][30]。 公司管线收入预测及估值 - 目标价为每股300.7港元,有超50%上涨空间;HER2江苏博云国内收入预计25亿人民币,海外16亿人民币,总计33年达到10亿水平;1,311管线也有详细介绍[32]。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美国赫赛汀疗法现状:美国逐渐在临床指南中引入赫赛汀疗法,在ADC层面主要局限于二线治疗,癌症五年生存率仅为18%,一线治疗以化疗为基础,视情况搭配PD - 1或其他疗法,二线治疗刚引入荷普EDC,中国市场空白[14]。 - Biontek收购药物进展:Biontek收购科利斯的PD - 1 VGF双抗药物327联合用药治疗晚期肺癌于2025年3月启动;小细胞肺癌国内新发病例约100万,二线可治疗占比60%,小细胞肺癌占比15%,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占比约70%,B7 - H3表达率65%,国内适用人群几万人,美国适用人群一万多人[23][24]。 -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二线加治疗新药:除安进DL - 3 TCE外,国产TCE如泽井以及默沙东的一些药物表现优异,顶尖DL three ADC和Trop two ADC也有不错数据,未来市场竞争激烈[26]。 - 1,310和B7H4管线:1,310基于拓扑异构酶毒素开发,用于HER2耐药治疗,预计2025年下半年读出TKI耐药数据,未进行BD交易但与MNC谈判中;B7H4全球研发进展少,公司授权给映恩生物,总交易额13亿美金,映恩相对领先但暂无估值[31]。
映恩生物20250421
2025-04-22 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