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巨头专家聊Agent与Coze
2025-04-24 09:5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AI 开发、金融、地图、医疗、教育、电商、玩具手办、智能穿戴等 公司:字节跳动及其旗下扣子、豆包、Tree、飞书、剪映、猫箱、豆包爱学、新会智梦、Coze(吉梦)、Newtree 等产品,以及阿里、百度、腾讯、阿里云、Deepseek、瑞芯科技、乐乐欣等相关企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扣子平台 - 核心观点:扣子平台在隐私保护、技术布局、开发者生态和商业化变现等方面具有优势,市场表现良好且前景乐观 - 论据: - 隐私保护:低代码开发平台和扣子空间通过多种措施保障用户数据安全与隐私,MCP 协议集成众多厂商和模型 API 并通过审核机制确保安全[2][3] - 技术布局:集中在多模态融合、工作流引擎、MCP 协议集成和开发者生态四个方面,如 5 月将发布多模态完全体模型,工作流引擎可满足高并发调用需求等[4] - 开发者生态:应用商店提供近 800 款 AI 应用,开发者可获 70%收益分成,已有近 15 万家开发者接入[7] - 商业化变现:途径包括开发者分成、企业订阅服务、私有化项目定制、广告变现和云服务增值[8] - 市场表现:月活跃用户超 700 万,海外用户超 250 万,跻身全球 AI 开发平台前五,注册开发者超 15 万,企业开发者占比超 40%,日处理任务超 1.5 亿次[2][21][22] - 前景展望:研发团队预计年底达近 800 人,用户增长比例按月增速 30%计算,未来日活可能突破 200 - 300 万,月活可能达 1300 - 1500 万[23] 字节跳动多模态能力 - 核心观点:字节跳动在多模态能力方面有进展和优势,应用广泛但存在潜在瓶颈 - 论据: - 进展优势:正在内测多模态能力,底层架构完善,训练成熟,结合 MCP Server 能力实现多节点融合[18] - 应用领域:包括医疗影像分析、语音合成、视频理解等,如分析 CT 影像、处理视频角色声音、观测教学情况等[17] - 潜在瓶颈:尚未能深层次解析人物互动及知识传授效果[17] 字节跳动产品竞争力 - 核心观点:字节跳动产品在插件生态、多模态能力、企业级服务和全球化布局方面与竞品相比具有显著优势 - 论据: - 插件生态:不仅依赖第三方插件,还有自己团队孵化,覆盖广且质量数量优[19] - 多模态能力:算力优势显著,拥有近 33 万张算力卡,超过百度、阿里和腾讯总和[19] - 企业级服务:自 2023 年 3 月起构建落地应用生态,为各类企业提供定制开发服务,推广办公自动化工具提高用户粘性[19] - 全球化布局:已在东南亚及欧美建立大量 IDC 算力中心及分布式数据中心,计划扩充海外团队[19] 其他产品情况 - 猫箱:面向 18 - 35 岁年轻女性用户,以情绪价值提供为前提,有社交互动等功能,截至 3 月底,日活约 87 万,高峰 92 万,月活 688 - 750 万[24][28] - 豆包爱学:与 follow 和 stone 团队整合,技术团队向吴永辉汇报,有作业辅导等核心功能,3 月底 DAU 为 175 万,MAU 为 720 万,家长端用户占比约 70%[29] - 新会智梦:负责人陆游,团队从 150 人缩编至 110 人左右,受 C 端用户增长瓶颈影响,产品定位尴尬,与抖音电商类似产品竞争激烈,DAU 约 70 万,MAU 在 300 万以内波动[29][30] - Coze(吉梦):由张楠和大鹏负责不同方面,截至 3 月底,DAU 突破 190 万,高峰 MAU 达 900 万,目前 MAU 在 800 万上下波动,预计 4 月突破千万,付费用户超 25 万,转化率超 20%,企业客户同比增长近 10%,每月 GMV 约 2000 万元[31] - Newtree:是全方位编程平台,能协管项目,支持多语言,具备多种功能,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已在字节内部全面试用,七成用户来自字节内部,每周发布小版本,两周发布大版本,但在浏览器集成和 Linux 系统终端结合方面存在不足[36][37] 商业化与技术相关 - 商业化变现:字节跳动在插件和应用分成方面抽成 30%,各产品有不同的商业化途径,如扣子的多种变现方式[8][32] - 技术挑战与解决:大模型缺乏 action 能力,通过 MCP 协议迁移技术框架实现突破;半自动化状态存在模型理解和未知错误处理问题;开发插件面临泛化能力和通用性不足的挑战[5][6][12][1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字节跳动在软硬件结合领域有新产品计划,2025 年第三季度智能 IP 玩具 1.0、显眼包 2.0 和增值手办将量产,5 月可能延迟发布 AI 眼镜,六七月份发布欧拉友 2.0 耳机,未来可能涉足智能手表领域[33][34] - 由于 Deepseek 冲击,公司将重心迁移到豆包基座模型,放缓部分产品迭代和投流活动,导致 DAU 下滑,后续预计弥补数据缺口[27] - 阿里云豆包落地应用生态构建团队负责多个产品,基于底层技术集成开发,还有开源 MBC 平台 Tars 和完全自动化测试相关产品[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