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政治局会议后的市场展望
2025-04-27 23:1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房地产、基建、消费品、纺织服装、跨境电商、制造业、服务业、计算机、跨境支付 - 公司:建发国际、滨江集团、建发股份、华润置地、贝壳、新城控股、华润万象、招商积余、志特新材、鸿路钢构、中国中铁、中国建筑、中国铁建、中国交建、中钢国际、中材国际、安踏体育、361度、李宁、珀莱雅、上美股份、完美生物、润本、毛戈平、巨子生物、安克、赛维、阿里巴巴、字节跳动、腾讯、先瑞达医疗、海关信息、武汉达梦、华大九天、金山办公、新大陆、小商品城、四川九洲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宏观经济与政策 - 政策基调:政治局会议强调稳增长与防风险并重,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用好用足存量政策,备足增量预案,关注服务消费和养老再贷款等新工具,帮扶外贸企业应对全球贸易重构[1] - 经济形势判断:肯定国内经济呈现向好态势,社会信心持续提振,但提示外部冲击影响加大,需强化底线思维,备足预案[2][3] - 政策操作措施:用好用足总量政策,创设新的结构性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大力发展服务消费[5] 房地产行业 - 战略重要性:房地产行业战略重要性逐步体现,历史上对经济影响大,目前虽未显著体现,但未来将逐步反映,相关股票值得推荐[19][27] - 发展模式亮点: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大高品质住宅供给,推动高质量住宅发展以促进经济[20] - 高品质住宅趋势:发展趋势向好,各地通过调低容积率、提高得房率推动,未来更多城市可能加入;政策上曾提出“止跌回稳、严控增量”,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等措施已落地,部分政策待落实[21] - 土地收储问题:政策推进较慢,存在定价、资金、国资审查等堵点,中央提出优化政策后有望解决[22][23] - 城中村改造情况:进展缓慢,面临资金、债务率考核、补偿机制等困难,但对经济影响大,后续政策值得期待[24] 基建投资 - 投资方向:强调政府投资带动作用,关注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等经济优势区域和新疆、西藏等西部地区重大项目,以及城市更新行动带来的投资机会[1] - 落地情况与展望:政策转向设备更新拉动投资,近期重申政府投资带动,中央财政发力两重建设,区域发展有提升空间,需关注专项债资金和地方化债政策[29] - 城市更新重要性:具有重要意义,是存量市场挖掘重点,需地方财政支持并引入社会资本,可能成为中长期建筑领域投资重点[31] 消费品行业 - 核心信号影响:政治局会议释放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发展服务消费、强化外贸出口制造业扶持信号,预计服务零售额占比到2027年突破40%[37] - 服务类消费特征:涵盖养老、健康等领域,注重体验性、个性化、高附加值,港股可关注安踏体育等公司,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将带动大众服饰潜力[38] - 化妆品行业表现:2025年第一季度表现突出,多个公司业绩增速超30%,推荐珀莱雅等公司[39] - 服务消费子行业:美容护理、个人护理产品、运动服饰等增长较快,母婴和银发经济有优秀标的[41] 纺织服装与跨境电商 - 关税政策影响:中国纺织服装对美出口受关税政策影响,企业在东南亚布局产能应对,短期内直接对美出口减少,但有腾挪空间[42] - 跨境电商发展:市场红火,如敦煌网在美国APP下载量排名第二,重点关注安克和赛维等公司销售变化[43] - 制造业企业竞争力:中国制造业企业竞争力强,多数领域位列全球前三,长期竞争力被看好[44][45] 就业与服务消费 - 稳就业措施与受益板块:政治局会议强调稳就业保民生,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稳岗返还比例,利好人力资源板块[46] - 服务消费潜力与不足:发展潜力大,能拉动就业和产业链发展,但公共服务相关发展性消费存在不足,需提升基础设施建设[47] 新消费与科技赋能 - 新消费结构性机会:必选消费品韧性强,越级消费、IP消费、情绪消费等细分领域表现突出,消费者追求个性化体验推动市场增长[4][48][49] - 科技赋能影响:AI技术对商业零售影响深远,中国互联网大厂全面布局AI产业链,电商各环节可渗透AI提高效率,建议关注港股科技公司[50] 计算机行业 - 机构持仓与发展机会:机构持仓处于较低水平,长期来看有巨大机会,2025年下半年是产业验证关键时期,关注智能代理在管理软件和办公软件领域应用[51][52] - AI应用方向:在科学领域主要应用于AI制药和信创领域,选择业绩超预期或卡位有优势的公司[54] 跨境支付行业 - 产业催化与前景:近期产业催化多,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跨境支付成为焦点,行业发展前景好,新玩家有抢份额机会,如新大陆等公司[55][5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债券市场影响:政治局会议后,债券市场预期变化,二季度预计修正流动性悲观预期;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使用频率可能增加;资金成本下降,利率曲线将逐步陡峭化修复,建议维持久期在市场平均水平以上[10][11] - A股市场展望:需关注增量政策布局空间和资产定价规律,存量政策加速落地,市场期待二季度专项债和特别国债发行放量,政策关键验证期有望保持A股预期稳定[12][13] - 美国关税缓和预期影响:处于反复摇摆阶段,特朗普可能调整政策,海外缓和阶段国内政策对冲急迫性下降,A股自主定价权重增加,平准基金边际影响减弱[16] - A股市场结构特征:对冲资产短期主题属性下降;美国科技巨头产业链脉冲式修复但基本面负面信号多;高股息投资港股性价比高于A股[17][18] - 中央财政专项债节奏与企业化债预期:今年一季度中央财政专项债节奏放缓,企业化债预期从乐观到发现节奏变慢,政策不确定性需关注[30] - 中国建筑企业出海情况:美国关税政策对中国建筑企业出海影响有限,海外市场开拓持续推进,2023 - 2025年一季度对外工程承包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33][34] - 投资布局方向:重点关注A股、四川九洲、跨境支付三个方向[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