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江总量联合行业 4月政治局会议解读
2025-04-27 23:1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房地产、银行、保险、资本市场、金属、建材、建筑、汽车、家电、环保、电子、服务业、人力资源、教育培训 - 公司:滨江、建发、绿城、华润系、卫讯公司、方大特钢、华凌、宝钢、南钢、中国稀土、广晟有色、中国联塑、三棵树、北京健康、兔宝宝、鸿路钢构、智特新材、青鸟消防、四川路桥、中国建筑、中国化学、中国交建、安徽建工、隧道股份、浙江交科、中国建筑国际、中国金融国际、上海港湾、北方国际、小米、比亚迪、小鹏、吉利、新泉、博特利、新宇互光、拓普、林云、军胜、肇民科技、新坐标、雷迪克、格力电器、美的集团、海信家电、海尔、海信视像、TCL 电子、瀚蓝环境、兴蓉环境、洪城环境、光大环境、永新股份、伟明环保、绿色动力环保、军信股份、龙净环保、沃顿科技、碧水源、盈丰环境、福龙马、宇通重工、侨银股份、纳芯微、双邦公司、寒武纪、新元科技、奥杰科技、首旅、锦江、华住、百胜中国、海底捞、小菜园、科锐国际、北京人力资源、好未来、雪大、昂立教育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宏观政策 - 政策方向:强调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和稳预期,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1][2] - 货币政策:可能适时降准降息,2025 年重启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重心转向科技创新、扩大消费及稳定外贸[1][3] - 财政政策:加快政府债发行使用,包括专项债与特别国债[1][3] - 扩内需措施:支持服务消费,设立服务消费和养老再贷款,扩大服务业开放试点,关注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提高[1][4] - 外贸纾困措施:提高受关税影响企业的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加强融资支持,帮扶困难企业,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及活跃资本市场[1][5] 股票市场 - 投资关键字:“稳”,关注宏观场景与股票市场关系,通过底部判断寻找投资机会,关注自主可控、扩内需及稳定红利主线[1][8] - 后续走势:可能从 2018 年关税应对过渡到宏观场景变化,依赖国内央行和财政支持以及海外流动性压力,六七月之后震荡上行,大盘稳定后关注科技主线[12] 房地产行业 - 行业定调:积极但不激进,优化存量商品房收购政策,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解决资金成本问题,创造结构性增量市场[1][13][14] - 行业周期:处于调整下半场,最陡峭下行阶段已过,后续降幅将收窄,核心城市和重点城市高品质区域或产品可能顺销甚至涨价[16] - 股票走势:整体处于大底部区间,在政策宽松窗口有波段式配置机会[17] - 关注企业:核心区域、有产品力、契合高品质住宅时代精神的企业,如滨江、建发、绿城等;长期稳定价值型标的如华润系;稳定现金流、深度价值央企卫讯公司[18] 银行行业 - 降息空间:2025 年可能实现 20 - 30bp 的存款成本率下降,为贷款端提供降息空间,银行经营保持相对稳定[19][20] - 二季度投资机会:加速低估值修复,配置方向包括股息率优势显著的港股大行、偏防御风格的 A 股大行、招商银行等底仓品种,关注区域银行投资价值[1][22] 保险行业 - 政策变化:预定利率可能下调,万能险最低结算利率市场化或动态调整,防范系统性风险,增配权益市场和股息类资产可能是最优解[23][24] 资本市场 - 监管思路:以防范系统性风险为核心,高质量发展工作涉及服务行业费率调降和结构再平衡,非银板块投资价值在于风险后市场悲观预期修复[25] - 融资结构变化:下半年可能有积极变化,不排除出台超常规政策,机会来自跌出来的机会和政策变化[26] 金属行业 - 发展方向:扩大内需以地产链为主,支撑黑色系金属订单量,限产或减产管控将打开上涨弹性空间;自主可控关注稀土磁材相关投资;工业金属如铜铝在中美关税冲突缓和预期下有韧性,配置价值上升[27] 建材行业 - 政策影响:稳经济诉求明确时,加码专项债支持基建,推动家庭翻新和城市更新,受益品类包括机械产业链[28] - 需求改善:二季度基建需求预计明显改善,管材、水泥、防水等重点工程受专项债需求占比分别为 45%、35%和 25% - 30%[29] - 受益企业:2025 年上半年中国联塑收入预计转正,看好消费建材存量链,三棵树、北京健康、兔宝宝等公司有投资价值[30][33] 建筑行业 - 政策支持:实施积极宏观政策,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加力城市更新行动,关注稳增长与“一带一路”双主线标的[35][36] - 板块表现:受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推动,建筑央企和地方国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下事件催化因素值得关注[37] 汽车行业 - 发展趋势:作为内需消费重要支柱,需求从 2 月开始抬升,3 月实现两位数增速,预计五六月份进入小旺季,政策加码空间仍存在[38] - 关注车企:小米、比亚迪、小鹏和吉利等整车企业具备强产品线和车型周期,有较好阿尔法机会[38][39] - 零部件及机器人转型公司:一季度业绩分化,二季度回升,全球化错杀标的和机器人转型弹性品种有投资机会[40] 家电行业 - 国补政策影响:推动终端销售和结构升级,需求前置后 3 月中下旬终端销售回升,白电更新需求主导,补贴政策支撑终端消费,国补对小家电拉动效应强[41][42][43] - 估值及关注公司:估值不高,业绩增长主导,推荐关注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龙头公司,黑电子领域关注海信视像与 TCL 电子[47] 环保行业 - 边际变化:深圳水价上调,与 IDC 结合打开向 ToB 端售电趋势,绿证交易推动行业向 ToB、ToC 发展,利于估值修复提速[48] - 受益公司:瀚蓝环境、兴蓉环境等重点标的,以及龙净环保、沃顿科技等环保设备设施类公司和资源回用相关领域公司[48][49] - 化债政策影响:地方政府一揽子化债政策加快解决拖欠账款问题,环卫服务、污水处理和垃圾焚烧等运营类方向受益[50] 电子行业 - 政策影响:政治局会议为半导体和 AI 芯片等硬科技领域提供融资支持,国产替代仍是热门话题,关注模拟芯片替代和设备板块突破海外客户[51] - 消费电子板块:关税出台后虽下跌,但实际影响有限,有望短期反弹 20 - 30%[53] 服务业板块 - 短期表现:重大节假日前后有脉冲性行情,五一假期临近可能出现波动[54][59] - 长期投资机会:内需驱动因素持续看好,酒店和餐饮企业有投资价值,餐饮消费券补贴推动连锁餐饮行业发展[54] 人力资源行业 - 企业表现:科锐国际和北京人力资源表现出色,基本面良好,拥有 AI 平台,投资弹性和确定性较强[55][56][58] 教育培训行业 - 增长趋势:处于高速增长状态,尽管个别公司财报略低于预期,但整体增速快,竞争有限,发展趋势向上[5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2 年投放 6000 亿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2025 年时隔三年再次启动,支持重心转变[3] - 2025 年 4 月 14 日,人社部安排延续 2020 年以来补贴政策,不裁员或少裁员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不超过 60%,大型企业返还比例不超过 30%,未来可能针对外贸企业定向加码[5] - 2025 年专项债发行额度为 4.4 万亿,比 2024 年的 3.9 万亿有所增加,增速预计在 0 到 5 之间[28] - 住宅翻新方面,去年四季度到今年一季度二手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长超过 30%,新房面积下降不到 10%,过去半年总成交面积同比增长超过 10%,装修行为滞后半年,预计三季度经营层面改善;城市翻新面积达 11 亿平米,占整个 B 端面积(35 亿平米)的 30%,外墙涂料受益最大,防水材料工程端翻新占比仅为 15%[31] - 2024 年从美国进口到中国的商品总额约为 11000 亿人民币,其中电子相关产品如半导体芯片约 800 亿人民币,加上半导体设备材料约 400 亿人民币,总计接近 2000 亿,占比约 20%[51] - 国家补贴政策有 3000 亿额度限制,但更多是预算限制,2025 年肯定继续实施,2026 年、2027 年可能延续,对终端消费支撑性强[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