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消费、科技、基建、房地产开发、黄金、互联网、外卖、港股、美股、美债、电子、家电家居、汽车零部件、机械设备、纺织服装、有色金属、农业、食品饮料、航空、化工、电力设备、医药制造 公司:美团、京东、腾讯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宏观经济与政策 - 类滞胀压力及关税政策制约美联储降息空间,基建和对华关税可能推升 PCE 至年底 4%左右,若未来一两个月关税无显著进展,市场预期 6 月降息面临挑战,美债避险效果不佳[1][8][9] - 政治局会议释放扩内需信号,消费、科技(国产替代)、基建和房地产开发链有望受益,科技领域景气度高且有政策支持,消费类行业处于偏左侧机会,基建和地产链需观察房地产未来趋势[1][5][24] - 为对冲关税影响,需额外 5 万亿政策支持,在两会已给 2.1 万亿增量基础上,还需 2 - 3 万亿,但关税谈判进展不确定,且 2.1 万亿未完全使用,立即推更多增量政策非紧迫[16] 黄金市场 - 黄金价格受美债利率、美元汇率、央行购金量及美国赤字等多因素影响,长期美国赤字率对实际金价有强解释力,央行购金量与实际金价正相关,消费者预期越差实物资产价格越高[1][25][26] - 2025 年黄金价格显著上涨,估值相对较高,但避险需求、抗通胀特性及美元、美债避险能力减弱使黄金稀缺性增加,长期投资角度看,黄金仍具备吸引力,年化回报率与股票相当[1][25][28] 港股市场 - 关税战增加港股市场不确定性,影响投资者配置策略,部分行业成本上升压缩利润空间[4] - 港股市场大跌后情绪基本消化,以恒生指数为例,跌至 20,500 点时情绪与 2018 年底类似,但盈利受关税谈判进展和财政对冲措施影响,若不利因素未解决,可能拖累 GDP 约 3 个百分点,导致港股盈利下降约 10 个百分点[14][15] - 港股投资策略短期内保持震荡,2 - 3 月亢奋时建议 23,000 - 24,000 点适度减仓,仓位低可择机买优质股,仓位高成本高需留盈利下调空间,板块关注对美、越、墨敞口大及利润率高或内需导向的板块[17] 外卖行业 - 美团与京东在外卖领域竞争加剧,美团可集中资源应对,业绩预期需全局考虑,美团股价已充分反映市场悲观预期,不赞成继续看空,京东收缩补贴后股价也将见底[3][29][34] 资产配置策略 - 美股估值渐具吸引力但需控制仓位逐步加仓,美债因供给压力建议技术性做多,黄金关注亚洲时区交易情况,结合定投或网格交易策略,港股配置参考历史表现并考虑盈利风险和外部转口贸易压力[13]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南向资金短期内受关注,但公募和保险资金配置比例达 31%,资金量有限,相当部分可能是个人或交易型资金主导,受市场趋势影响大,需注意过度亢奋情绪[3][20] - 关税对各行业影响具体表现:上市公司对美敞口高的行业如电子、家电家居等受美国关税政策直接影响;中国反制措施关注有色金属、农业等板块;各行业上中下游受影响程度和表现不同[21][22] - 互联网行业竞争激烈,增加不确定性同时也给部分公司带来超额收益机会,不应仅凭直觉看空公司,应结合估值具体分析[35]
上一次股债汇“三杀”发生了什么?
2025-04-28 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