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核电核准维持10台,产业链如何受益?
2025-04-28 23:3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核电行业、机械行业、天然铀行业 - 公司:应流股份、纽威股份、兰石重装、景业智能、江苏神通、上海电气、东方电气、哈尔滨电气、佳电股份、浙富控股、四川华都、欣天然公司、中广核矿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核电审批情况:2023 - 2025 年每年批准核电机组数量分别为 10 台、11 台和 10 台,维持相对稳定水平;2025 年 4 月批准 10 台属超常规举措,体现政府对有效投资和经济发展的重视,提前审批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未来审批数量预计维持在每年 10 台左右,国内核电产能基本维持在每年 10 - 12 台,目前已达合理上限 [1][2][4] - 核电收益保障:市场化环境下,虽价格竞争激烈,但核电因投资规模大、回收周期长且需保证利用小时数,收益可得到保障,价格相对稳定;二代半机组在部分地区可能降价,新项目总体受保护 [1][5] - 核电设备和材料需求:核电审批加速将拉动未来设备和材料需求加速释放;机械行业建议关注应流股份等,应流股份是国内少数有核一级铸件资质的生产商,为多个核电项目供货并建立长期合作,还积极布局新材料领域 [1][6] - 天然铀需求:新批项目直接刺激天然铀需求;2021 年以来天然铀价格上涨,2024 年调整,2025 年新增批复将推动需求增长;新批准的核电技术预计五年后对天然铀需求产生稳定持续刺激,每年约增加 2400 吨需求,刺激约 3%增长,2030 年前后将显著增加市场需求 [1][7][10] - 天然铀供应:2011 - 2021 年上游资本开支少,2030 年前后供应量可能下降,预计 2030 年供需缺口约为 9000 - 1 万吨,2035 年可能扩大至 3 万吨以上;现货价格不足以刺激矿产商投资,很难看到明显供应增量 [3][12] - 天然铀价格:为弥补 30 年后供需缺口,未来几年价格需进一步上涨,以刺激矿产企业投产,保障供应;逆全球化趋势下,保障 STI 产业链供应链困难,稳定保障供应对全球化布局的企业尤为重要 [14] - 新能源转型意义:新增核准项目明确核电在中国脱碳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在风光等间歇性能源比例提升背景下,核电机组不仅贡献基础发电,还承担灵活性资源角色,有助于提高风光能源渗透率,实现新能源电力系统转型,增强股票板块持续性信心 [1][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浙富控股旗下四川华都是华龙一号控制棒驱动机构唯一供应商,业绩贡献预计持续提升 [3][9] - 欣天然公司 99%需求集中在核电领域,2023 - 2025 年新批核电机组确保其未来需求持续增长,长期为天然气市场提供确定性支撑 [11] - 亚洲市场唯一值得关注的天然铀标的是中广核矿业,该公司参股拥有哈萨克斯坦四个天然铀矿,2025 年整体权益产量预计为 1300 吨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