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 房地产、资本市场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政策整体基调:4月政治局会议符合预期,以加快存量政策落地为主,强调底线思维,用高质量发展应对外部不确定性,政策重心向外事倾斜[1][2] - 应对外部压力:外部冲击加大,经贸问题上升到斗争高度,需统筹国内经济与国际经贸斗争;近期关税动作多,高层出访东南亚;出口压力大,内需需对冲,但不采取大规模刺激[1][3] - 内需政策举措:强调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具体抓手有服务消费、两新两重;服务消费年初文旅数据好被特别强调,两新要扩围,两重要加力[1][5] - 稳就业、稳企业等措施:稳就业提高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稳企业帮扶困难企业,加强融资支持,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壮大新质生产力,规范涉企执法;防风险将地方债风险放首位,解决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问题[6] - 防风险变化:继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再次将地方债风险放首位,重点解决政府拖欠企业账款以改善企业现金流[7] - 财政政策支持:强调存量资金使用,专项债和特别国债发行进度慢;截至上周五专项债用于项目部分发行进度约30%,比去年快六七个百分点;特别国债4 - 10月发行,二季度可能调整单笔规模加快进度[8] - 货币政策举措:增量体现在结构性工具上,新增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和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消费和稳定外贸,可能类似2022年央行与政策性银行共同发力[1][9] - 房地产市场情况:政府表述从“推动止跌回稳”变为“巩固稳定态势”,表明市场已回稳,只需保持稳定,体现底线思维[4][10] - 资本市场影响:会议强调呵护资本市场,央企买入主要ETF平抑波动,国资委支持央企维护稳定,预期市场下有底[4][11] - 二季度经济形势与政策预期:一季度GDP增速超预期,二季度出口压力大;政策争取外部盟友、强转口对冲出口下行,加速存量政策落地;内需相关指标增速需提升,二季度加速政策落地,三季度出口压力加大或有更多增量政策,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可能调财政预算,更大增量措施或三季度出台[1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今年开年下达810亿元消费品换新资金,近期又下达第二期约800亿元[12]
以稳待胜 - 4月政治局会议解读
2025-04-28 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