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TCL科技20250429
2025-04-30 10:0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半导体显示、新能源光伏、产业金融、PC消费级、PCB、智能显示、电竞玻璃、半导体硅片、LCD面板、OLED 公司:TCL科技、TCL华星、TCL中环、华新、华星光电、翰林汇、天津普林、领先半导体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TCL科技整体经营情况 - 2024年营收1640亿元,同比降5.5%,利润15.6亿元,同比降29.4%;2025年一季度营收401亿,净利润2.1亿,同比提升5.4亿,环比提升25.3亿;归母净利10.1亿,同比提升7.7亿,环比提升9.7亿[2][4] - 2024年底资产负债率64.9%,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增16.6%至295.3亿元,中长期债务占比94%;2025年一季度末资产负债率升至67.1%,现金达549亿元,一季度毛利率12.9%,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半导体显示毛利率19%,同比增加2个百分点,中环毛利率 -7%,同比减少10个百分点[3][7] 半导体显示业务 - 2024年收入1043亿元,同比增长24.6%,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1.4亿元,同比增加37亿元;2025年一季度大中小尺寸面板整体盈利[2][5][27] - TCL华星电视面板全球第二,55寸以上大尺寸全球第一,显示器业务全球第二,电竞显示器全球第一,柔性OLED手机面板升至全球第四,折叠屏产品全球第三[2] - 华新大尺寸产品营业收入占50%,中尺寸占26%,小尺寸占24%;TV行业整体排第二,高端TV排第一;Monitor整体排第二,电竞显示器排第一;LCD平板排第二;LCD手机排第三,有望2025年到第二;LTPS笔电、LCD平板、LTPS平板均排第一;LTPS车载显示器2025年一季度排到第二[12][13] - 未来将引领电视面板大尺寸化和高端化,加强IT及车载等多元布局,优化OLED产品和客户结构,已完成LGD广州产线收购,推进11代线少数股权收购[2][6] 新能源光伏业务 - 2024年TCL中环受行业影响业绩下滑,2025年一季度环比改善;一季度营收61亿元,净利亏损22.5亿元,但环比改善20.8亿元;归属母公司利润亏损5.7亿元,但环比改善5.6亿元[2][5] - 2024年硅片业务产能190GW,出货量1206GW,行业第一,但毛利率为负;组件业务产能24GW,销量与2023年持平,毛利率 -0.85%;领先半导体业务产能和销量同比增长55%以上,12英寸硅片月产量从50万片提升至70万片,毛利率保持13%[21] - 未来将提升晶体硅片制造技术优势,加速组件电池业务产品结构转型,推进全球本土化战略[8] 其他业务 - 产业金融业务加强产融结合,提供全球化金融保障体系[9] - 翰林汇夯实PC消费级业务,打造企业级业务;天津普林提供高品质PCB产品和专业服务[10] - 华新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达897亿,净利润55亿,经营现金流261亿,同比增长41%;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8%达244亿,净利润22亿,同比增长10%,增加17亿,现金流125亿,同比增长91%[11]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大尺寸LCD市场8代线以上产能近九成在中国大陆,平均屏幕尺寸从51英寸增至52.4英寸,65英寸以上电视占比27%,中国市场占57%;华星光电平均屏幕尺寸55.2英寸,大面积电视占比58%,能效与画质领先,主流大屏幕均有量产,规划130英寸产品研发,98英寸HV电视达欧洲最高能效标准[16] - 智能显示市场复苏,预计2025年较2024年增长2%,电竞玻璃领域增幅大,AI相关PC增幅达55%;T9量产带动中轴上量快,高端HFS份额增加,开发OC类产品布局AI PC领域,T9具有高对比、高分辨率等优势及压力感应触控技术集成功能[17] - 华星光电在LTPS领域优势显著,预计2025年车展增长50%,全面布局汽车显示市场,ADBS触控功能好,IC可单IC驱动,是主流客户主要供应商,海外市场份额上升[18] - 中国柔性OLED产能超50%,八代线供应占比65%,华星光电在高端OLED产品技术发力,与客户联合研发效果好,2024年A级手机行业排名第三,有望2025年提升[19] - 光伏行业未来五年全球光伏装机容量预计从2024年底599GW增至2029年800GW,年增速约5%,目前底部周期,下半年价格波动大,从规模竞争转向高质量经营、技术和渠道竞争;TCL中环优化硅片材料竞争力,加快组件发展并多元化产品,夯实210生态圈,开展BC电池技术合作,加强全球化经营[22] - 半导体硅片需求受人工智能产业链驱动旺盛,预计2025年全球销量和出货量增长10%以上,领先半导体推动技术创新与合作,提高生产效率[25] - 2025年一季度大尺寸TV面板贡献主要利润,中组村产品和小尺寸手机面板盈利同比改善;OLED手机业务一季度略亏损,努力实现经营平衡[27][28] - 大尺寸面板一季度品牌采购积极支撑价格涨约5%,二季度采购保守,公司减少供应平衡供需,预计价格持平或略波动;中小尺寸需求旺盛,monitor价格预计微涨或持平,平板需求受国补刺激保持强劲,一季度环比增长趋势二季度预计延续[29] - 全球光伏装机总量到2029年预计达827吉瓦,年均增速4%,行业高效率、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公司通过提高产品质量等增强竞争力,硅片领域现金成本最低,带头行业自律[30][31] - 3月31日接手LG广州产线,销售和生产计划按计划完成,该工厂商用显示产品有优势,补充7D部分产能,预计Q2价格平稳,Q3大尺寸面板业务盈利能力可能略好于Q1[31] - 接手LG广州产线后三个月内不大调产品结构,主要客户为三星和LG,三个月后更新产品提升成本效率,增加客户,Q2行业供需不乐观,Q3让产线满产[32][33] - 4月1日华新接管LG广州产线,制定百万计划,工厂设备先进技术特有,成本端有下降计划,若整合成功未来盈利能力不低于苏州三星产线,今年T11上开Moly产品,除TV商显外中轴层产品也有布局[34] - EID OLED产线从去年到今年Q1满稼动,客户需求旺盛,中高端折叠产品占比大,过去两年多成本改善显著,今年预计成本改善明显,有信心实现重大改善[35] - 2025年华星折旧达峰值,折旧费近200亿,折旧占营收比重预计与2024年持平,2026年起折旧费和折旧率逐步下降[36] - 2025年一季度和三季度华星8代线和10代线稼动率平稳接近满产,二季度和四季度略低,受需求季节性影响,大尺寸面板需求提升,11代线仅需求旺盛时满产,行业动态平衡,通过效率提高产能[38] - 五一期间TV相关产能放假7天,五月和六月稼动率初步规划80%,因行业需求与节日促销相关难以持续满产[39] - T9生产线2025年4月最后一台曝光机搬入,5月完成调试实现二期全部满产,目前中小尺寸面板需求旺盛,二季度中小尺寸面板收入环比增长,TV控产稳价[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