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消费系列电话会:大众品跟踪
2025-05-06 10:27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大众品行业,包括调味品、预调酒、零食量贩等细分行业 公司:海天味业、百润股份、零食有鸣、好想来、张一鸣、平时很忙等零食品牌 核心观点和论据 海天味业 - 库存与销售目标:实际库存可能达 24.5%高于报告的 24%,销售人员为完成考核少报库存,影响市场需求评估和库存管理;二季度目标完成难度大,餐饮市场恢复不及预期、居民渠道增速放缓、小品类动销不畅致经销商库存积压[1][2][3][4] - 市场表现:4 月发货量约 6.8 个百分点,同比仅增五个多百分点;年初预估餐饮端增长约 5%、居民端约 15%,但 4 月总体增长仅五个多点,餐饮端不到 3 个点、居民端八九个点,低于预期;2025 年沙拉凉拌汁市场表现逊于去年,缺乏明星产品,增速放缓,贡献减少[2][5] - 费用投放策略:2025 年市场竞争激烈,费用投放增加,预算约 16 个百分点高于收入增幅,侧重居民渠道,加强对二套网络经销商扶持[8] - 经销商扶持措施:对二套网络经销商有发货、返点、促销、人员等支持,促进其发展和新品推广;二套网络经销商约 700 个占总数约十分之一,规模几十万到 100 万居多,资金回报率 25% - 30%高于一套网络经销商[9][11][12] - 小品类潜力产品:看好凉拌汁增速预计达 30%带来一到两个亿增量,料酒体量约 6 亿预估未来达 10 亿以上,醋今年预计达 13 亿以上且年增 10%以上,拌粉酱今年预计将近 5 亿[14] - 费用率调整:2025 年整体费用率增 16%达约 4.5%,居民渠道费用率预计 2.3% - 2.5%,餐饮渠道降至约 1.5%,反映对餐饮端恢复预期不强烈,倾向家庭端机会[15] 百润股份 - 发货与销售情况:4 月线下发货额 1.89 亿元同比下滑,主要产品强爽、微醺、清爽均下滑,微醺掉得最严重;年初至今强爽下滑、微醺增长、清爽 4 月下滑;一季度动销量同比下滑,月均 1.7 - 1.8 亿低于去年同期 2 亿[16][17][22] - 库存与授信情况:4 月经销商库存 300 多万箱,授信仅同期 10%左右;预计年底库存达 500 万箱左右,目前库存周转周期约 1.5 个月[18][20] - 动销下滑原因:整体经济环境不佳,Rio 价格线下行致经销商和渠道利润减少[22][23] - 市场竞争与问题:当前竞争更激烈,盒马代工预调酒、三得利国内销售增加,但行业需求疲软;市场面临消费降级、大热期严重、经销商库存积压、信贷额度限制、价格促销致价格下降等问题[24][28] - 公司目标与策略:总部目标 32 亿元,目前难兑现;收紧销售费用保证利润值,若 6 月销售不达预期将增加费用投入;积极解决库存问题,市场价格逐步恢复[26][41][29] - 产品规划与表现:计划增加强爽 SKU,但面临价格下行、渠道利润降低压力;微醺因基数效应和新口味恢复增长,但新品推出慢;VCCL 单品经销商信心高,毛利率 30%以上、冲单毛利 40%以上,绝对利润额优于玉桃酒[32][31][38] 零食量贩行业 - 省钱超市情况:有 6 家门店,3 家 2024 年下半年开在成都和重庆,3 家 2025 年开在湖北;日均销售额 1 万七到 1 万八较稳定;与传统零食量贩相比季节差异小,全品类量贩超市销售更均衡[46][47][49][50] - 品牌经营模式:零食有鸣按便利店逻辑运作,强调低毛利高效率;好想来按超市模型操作,注重商品多样性但短期内利润贡献有限;零食有鸣开店回本周期因商圈而异,传统零食量贩转型超市后回本周期变长[53][54][55] - 行业销售情况:2024 年传统零食量贩门店销售额同比下滑约 2.8%,2025 年一季度继续下滑约 3%,部分商圈因竞争加剧业绩受影响;2024 年有关店现象但比例不高,2025 年纯零食量贩新开门店增量少[62][64] - 品牌补贴与线上销售:2025 年品牌提供补贴因地区和人群而异;零售品牌接入外卖平台后线上销售占比低,动销效果差,性价比不如线下[65][66] - 行业发展策略:零售品牌保持竞争优势需关注效率和规模,减少低动向商品,扩展门店数量;可通过线上即时零售模式提升效率[69][70]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海天味业一套网络经销商负责酱油、蚝油、黄豆酱等三大类及醋和料酒老产品主要规格,二套网络经销商负责新产品及老产品非主流规格[10] - 百润股份威士忌产品由单独部门负责,主要拓展商超、CVS、餐饮、特区渠道,餐饮启动慢,计划先覆盖 KD、KC、KA 和 KAKB 再扩展到 CVS[21] - 莱州威士忌新品预计五六月份推出,具体情况待关注[45] - 零食有鸣从临时量贩改成全品类超市后,面积、人力配置增加,日均业绩从 1 万一至 1 万二提升至约 1 万八,净利润率平均约 10%[51] - 非零食供应链不稳定,少店铺运营可能断货或替换品牌,批发超市板块未全面放开,仓库布局待扩展[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