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科技、服务类消费、贵金属、交运、大金融(银行、保险、券商)、农产品、食品加工、农业化工、精细化工、稀土磁材、军工航天装备、医药、港股互联网、AH股白电、商用车、锂电、旅游景区、酒店餐饮、文旅、家居、传媒出版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科技产业布局:宏观波动下是加速布局科技产业趋势的机会,情绪低迷时布局可抓住未来反弹机会,推荐关注AI、机器人、自动驾驶及恒生科技指数,这些领域贝塔特征强;年度策略主线有AI机器人(含自动驾驶)、新消费及出清方向(港股互联网、AH股白电、商用车、锂电龙头),新增配置农业化工等行业;长期资金适合布局供给端出清行业如港股互联网等[1][3]。 - 2025年重点关注行业:关注服务类消费龙头及股东回报提升的企业;3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关注业绩预期上修方向,如贵金属、交运、大金融、农产品和食品加工等,这些行业1 - 3月业绩预期上修,高频中观数据和工业增加值利润指向这些部门,将成3 - 5月市场交易主线[1][5]。 - 资本开支对科技行情的作用:资本开支是推动科技行情的重要引擎,从过往行情看都以资本开支加速为起点,目前资本开支刚开始不久,未来趋势仍在,需技术进步打开估值空间和资本投入催化行情;今年1 - 2月DeepSeek出现后,政府等部门投入资本开支将推动科技行业发展[6]。 - 对美出口敞口归零影响:业绩冲击预计在20% - 40%之间,可能造成个股2 - 3个跌停,悲观情绪大部分已计价,不必过度演绎全面衰退,可参考港股计价方式,关注央行政策调整和中美关系缓和[1][7]。 - 五月市场行情及投资方向:整体市场方向不清晰,四月已交易关税应对等因素,六七月政策预期升温前政策端不受关注,关税冲击波下降;五月可围绕两条线索布局,一是中美关系缓和带来部分出口链反弹,特别是对美科技类产品,二是全年推荐的科技主线,包括AI机器人、自动驾驶、新消费及白马变红马的个股龙头[8]。 - 年度策略:年度策略无变化,有三条主线,AI机器人(含自动驾驶)是主线中的主线,新消费趋势不变,出清方向包括港股互联网等;新增农业化工等配置;补充白马变红马需具备自由现金流等条件,范围缩小到部分消费类股票[9][10]。 - 关税冲击应对策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逆势而行,参考2018年经验,采用自主可控和扩内需预期强跑等策略;第二阶段柳暗花明,计算出口敞口归零业绩冲击,参考港股计价,关注央行政策调整预期;第三阶段不变应万变,发展自主可控方向,如半导体芯片等领域及AI等领域[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新消费是重要主线但标的池较浅;补充的白马变红马股票需具备自由现金流、有股息和回购条件,范围缩小到旅游景区、酒店餐饮等消费类股票[4][10]。
再论景气线索与关税应对策略
2025-05-06 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