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hina Healthcare_Takeaways on tariffs from clients and expert calls
2025-05-06 10:27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中国医疗保健行业 - 公司:恒瑞医药(Hengrui)、复星医药(Fosun)、石药集团(CSPC)、中国生物制药(Sino Biopharm)、翰森制药(Hansoh)、BeOne、信达生物(Innovent)、科伦博泰生物(Kelun Biotech)、和黄医药(Hutchmed)、药明康德(Wuxi Apptec)、药明生物(Wuxi Bio)、迈瑞医疗(Mindray)、联影医疗(United Imaging)、新产业(Snibe)、罗氏(Roche)、诺华(Novartis)、礼来(Eli Lilly)、强生(J&J)、诺和诺德(Novo Nordisk)、艾伯维(Abbvie)、阿斯利康(AstraZeneca)、默克(Merck)、龙沙(Lonza)、三星生物(Samsung Bio)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关税影响 - 影响顺序:关税影响从高到低依次为医疗耗材、设备、药品[2] - 实施时间和范围:美国对药品进口加征关税的确切时间和范围尚不清楚,但预计在对药品及相关产品的调查期间,可能在1 - 2个月内开始[2] - 不同企业影响 - 中小企业:专注美国市场的中低端医疗耗材(如针头和手套)中小企业出口商受影响最大[2] - 大型企业:中国顶级CDMO企业(药明康德、康龙化成、金斯瑞)长期以来对美收入敞口为30 - 50%,医疗器械(如迈瑞医疗)为5 - 6%,但大型公司因计划向东盟/欧洲转移产能和高库存(2 - 3年),风险可控[2] - API出口商:短期内风险可控,尽管对美收入有两位数敞口,但中国在供应链中地位稳固[2] - 制药行业:中国制药行业脆弱性有限,2024年美国销售额占比不到10%[2] - 情景分析 - 整体影响:定量情景分析显示,关税可能使各子行业收入和净利润率分别下降5%和约1个百分点,CDMO受影响最大,收入影响高达6%,净利润影响为5 - 10%[3] - 进口依赖型细分市场:如IVD试剂,可能面临约1%的成本通胀,略微挤压利润率[3] - 悲观情景:在关税提高50%的情况下,高端设备利润可能下降2 - 6%,而CDMO可通过区域产能多元化抵消损失[3] 全球供应链变化 - 供应链转移:全球供应链正在转移,但短期内会因囤货而得到缓解;美国难以在本地制造和可负担药品之间取得平衡,且对全球供应链的高度依赖表明短期内关税难以实施[2] - 中国地位:中国仍可凭借成熟的基础设施和低成本在API生产中保持主导地位,但部分医疗器械、生物制品和高端创新药CDMO服务的生产可能转移到新加坡和欧盟等市场[2] - 企业应对措施:中国企业通过多元化生产、囤货和寻求关键组件的进口替代来积极降低风险;从全球来看,跨国公司增加在美国的资本支出,印度公司进行投资组合优化,具有成本竞争力的企业和美国CDMO可能受益[2] 各子行业具体影响 - 创新药:预计中国创新药对美销售几乎无敞口,考虑到试剂、材料和仪器出口价格上涨导致的研发成本增加,影响有限;国家安全新兴生物技术委员会(NSCEB)报告旨在为美国生物技术行业争取更多资金支持,对创新药业务发展讨论较少;中国创新药授权许可受影响较小,但新公司模式可能受投资限制影响[7] - CDMO:尽管对美收入敞口高,但由于销售成本中出口材料需求相对较低(平均30%)和毛利率高(平均40%),影响可控;预计80%的关税费用可转嫁给美国客户[8] - 医疗科技:迈瑞医疗和联影医疗对美敞口低,预计成本受个位数影响;由于关税影响导致进口疲软,国内替代将加速,该子行业市场集中度将提高[9] 跨国公司和全球CDMO应对措施 - 跨国公司:为应对特朗普的关税威胁,更多跨国公司宣布将在美国建设产能,如罗氏计划投资500亿美元建设减肥药物和API产能,诺华于4月10日宣布投资230亿美元建设制造设施,礼来于2025年2月宣布投资270亿美元建设小分子API制造设施[28] - 全球CDMO:CDMO近年来在海外扩张产能,如药明生物在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地建设不同类型的产能[3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中国医疗保健出口情况:2024年中国医疗保健行业出口总额达1079.9亿美元,同比增长5.8%;API和IVD出口值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二,分别占2024年出口总额的40%和21%;美国占中国大陆出口总额的17.6%,其次是印度(7.7%)和日本(5.1%)[15][18][20] - 评级相关信息:截至2025年3月31日,汇丰独立评级分布为买入55%(其中14%在过去12个月提供了投资银行服务)、持有39%(其中11%在过去12个月提供了投资银行服务)、卖出6%(其中8%在过去12个月提供了投资银行服务)[45] - 合规与风险提示:报告包含分析师认证、重要披露、免责声明等内容,提醒投资者注意评级使用、潜在利益冲突、经济制裁法律等风险[39][4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