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Lumentum(LITE)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三季度营收4.252亿美元,非GAAP每股收益0.57美元,均高于指引区间上限 [21] - GAAP毛利率为28.8%,GAAP运营亏损为8.9%,GAAP每股净亏损为0.64美元;非GAAP毛利率为35.2%,较上一季度提高290个基点,同比提高650个基点;非GAAP运营利润率为10.8%,较上一季度提高290个基点,同比提高1100个基点 [21] - 第三季度非GAAP运营利润为4610万美元,调整后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7100万美元 [22] - 第三季度非GAAP运营费用总计1.034亿美元,占营收的24.3%,较第二季度增加51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40万美元 [22] - 第三季度非GAAP净收入为4090万美元,非GAAP摊薄后每股净收入为0.57美元,完全摊薄后的股份数量为7220万股 [22] - 第三季度现金及短期投资减少3000万美元,至8.67亿美元;库存水平环比增加 [23] - 预计第四财季净营收在4.4亿 - 4.7亿美元之间;非GAAP运营利润率在13% - 14%之间;摊薄后每股净收入在0.7 - 0.8美元之间,非GAAP每股收益指引基于16.5%的非GAAP年度有效税率,假设股份数量约为7270万股 [26]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云与网络业务 - 第三季度营收3.652亿美元,环比增长8%,同比增长16%;利润率为20%,环比提高380个基点,同比提高540个基点 [11][23][24] - 本季度EML芯片组出货量创历史新高,到2025年底,该业务预计较2024年6月的基线增长一倍以上;持续向多个客户交付200G通道速度的EML;在支持AI工作负载的下一代800G和1.6T收发器领域占据有利地位 [12] - 晶圆厂扩建按计划进行,支持更高产量的EML和其他磷化铟激光器及光电探测器;本季度开始提高连续波(CW)激光器的产量,随着磷化铟产能的增加,预计将增加CW激光器的出货量 [12][13] - 在共封装光学(CPO)领域取得领先,已交付早期生产单元,预计2026年下半年实现可观收入;推出300×300端口光电路交换机(OCS),目前多个超大规模客户正在对其进行beta样品认证,预计年底实现早期生产 [13][14] - 泰国制造园区正在加速光收发器的生产,按计划6月开始向第二个宣布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客户发货,同时继续向第三个宣布的客户发货,并扩大对最大云超大规模客户的产品供应和发货量;预计第四季度云收发器营收环比增长超50% [14][15] - 数据中心互连(DCI)和长途传输解决方案需求增长,窄线宽激光器和转发器的出货量连续第五个季度增长;泵浦激光器和线路子系统的出货量环比增加 [15] 工业技术业务 - 第三季度营收6000万美元,环比下降5%,同比增长14%;利润率为4.3%,环比下降,同比上升 [16][24] - 工业激光营收环比下降,但降幅小于预期;3D传感营收符合季节性趋势;超快激光出货量保持在接近创纪录的水平,主要受一家领先工具供应商对高容量太阳能电池制造需求的推动 [17] - 已采取行动优化工业技术产品组合,关闭两个研发站点,停止三个探索性产品领域的开发活动,预计未来几个季度该业务的利润将增加 [17] - 预计第四财季工业技术业务营收将环比下降,主要受宏观经济逆风对工业激光需求的影响以及3D传感营收的季节性下降影响 [18]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未来五年复合年增长率超过25%,主要受光学与电子加速融合的推动 [9]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核心战略是加速营收增长、提高利润率并优化支出,目标是实现季度营收7.5亿美元、毛利率超过40%、运营利润率超过20% [7][8] - 凭借在光组件领域的优势,为各种类型的网络提供产品,在收发器市场建立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已有三个云收发器客户,且有望获得更多订单 [9][10] - 公司是少数拥有从长途到城域再到数据中心内部的端到端光学能力的公司之一,其组件嵌入整个生态系统,即使在竞争对手的收发器中也有应用,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 [10] - 面对宏观不确定性、关税动态和出口管制等短期挑战,公司通过全球多元化的制造布局、灵活的供应链以及与客户的积极合作来增强韧性,专注于可控因素,如定价、支出管理和执行效率 [1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对实现OFC会议上设定的中期和长期财务目标充满信心,到年底有望实现季度营收超过5亿美元的目标 [18][19] - 尽管宏观经济存在不确定性,但云与AI的强劲需求将支撑公司的可持续增长,公司的差异化光学解决方案为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9][20] 其他重要信息 - 电话会议包含前瞻性陈述,实际结果可能与当前预期存在重大差异,公司提醒投资者关注SEC文件中描述的风险因素 [3][4] - 除非另有说明,本次电话会议讨论的所有财务结果和预测均为非GAAP数据,非GAAP财务数据不能替代或优于按照GAAP编制的财务数据 [4]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关于实现年底5亿美元营收目标的情况及数据通信芯片业务的进展 - 公司仍有望在年底实现5亿美元的季度营收目标,目前对公司的发展状况感到满意 [31] - 数据通信芯片业务进展良好,磷化铟晶圆厂的产能有所增加,但EML产品仍供不应求;公司计划在增加产能的同时,将CW激光器纳入产品组合,以扩大市场份额;从平均销售价格(ASP)来看,由于供应受限,有机会提高价格;目前CW激光器的生产处于初期阶段,随着产能的增加,其产量将逐步提高 [34][35][36] 问题2: 关税逆风的假设以及公司在CPO领域的贡献和角色 - 关税对毛利率和运营利润率造成100个基点的逆风,主要来自组件成本的增加,如子安装产品和电容器的关税;公司正在将生产从中国转移到泰国的Nava工厂,预计在2025财年第一和第二季度,关税影响将有所改善 [43][44] - CPO市场仍处于发展阶段,预计2026年下半年实现量产;在此期间,模块业务仍将是公司的主要增长点;除了激光器,公司还在考虑在长期内为CPO生态系统提供其他光学芯片 [47][48][49] 问题3: 收发器业务中EML与CW激光器的情况以及内购与外购计划 - 短期内,所有产品均使用CW激光器,采用硅光子学方法,且全部为外部采购;预计明年年初开始将内部激光器纳入产品中 [54] - 公司目前将产能主要集中在EML产品上,因为其具有差异化和定价优势;随着产能的增加,将逐步向CW激光器市场分配部分产能,首先是向第三方收发器客户供应,然后再进行内购 [56][57] 问题4: 云与网络业务利润率提高的原因以及对泰国关税的考虑 - 云与网络业务利润率的提高得益于多个方面,包括将数据中心互连产品的生产从合同制造商转移到泰国的内部制造,提高了利润率;数据通信芯片的需求超过供应,产量的增加带来了顺风;模块的良率得到改善,对毛利率产生了积极影响 [60][61][62] - 如果泰国出现关税,公司将与客户共同应对;目前大部分运往美国的货物,公司并非进口记录方,因此相关对话相对简单 [66][67] 问题5: 光学收发器业务50%环比增长的驱动因素以及200G EML的发展情况 - 光学收发器业务的增长主要来自长期合作的客户;预计该业务将继续增长,但不确定是否能保持当前的增长速度;随着更多项目的推进,增长将更加广泛 [71][72] - 200G EML预计在今年年底开始放量,不会对100G EML造成蚕食,因为对100G EML在800G模块、1.6T模块或解决方案中的需求仍然很大 [73][74] 问题6: 客户对中国供应商的态度以及电信业务的结构变化 - 客户有意愿减少对中国供应商的依赖,但目前美国供应商的产能无法满足需求,因此客户仍会继续从中国供应商采购;公司预计从下季度开始在市场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79][80] - 电信业务的传统市场仍然重要,但超大规模客户成为主要增长动力,DCI业务表现强劲,泵浦激光器业务也有所增加;DCI产品对毛利率有积极贡献,需求的增加和泰国内部产能的提升将推动毛利率的提高 [83][84][86] 问题7: 云收发器营收增长的原因以及生产转移的情况 - 云收发器营收的增长并非由于客户提前采购,而是产品经过了爬坡和认证阶段,且本季度另外两个客户开始放量;增长与GPU和其他加速器产品的推出有关,但需求较为广泛 [92][93][94] - 生产转移主要涉及数据中心互连产品,相关资本支出决策在6 - 9个月前做出,本财季开始体现,预计到年底该产品的产能将提高50% [96] 问题8: 电信业务的表现以及指导意见中是否存在保守因素 - 电信业务表现符合预期,泵浦激光器、可调谐激光器和CDM产品在本季度存在供应短缺问题,预计第四季度和下半年供应情况将有所改善 [99][100] - 公司对指导意见有信心,尽管存在宏观不确定性和关税风险,但各产品线的需求仍在上升,供应计划也在增加,有望实现5亿美元的营收目标 [103][105] 问题9: 电信业务的核心需求以及数据通信收发器的增长情况 - 电信业务前景良好,窄线宽激光器和泵浦激光器业务预计将在本财年剩余时间和明年继续增长;电信业务对毛利率有积极贡献,为了保持毛利率,需要电信业务的改善 [109][110][111] - 数据通信收发器业务本季度基本持平,此前在爬坡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执行问题,目前已解决,预计下季度将实现增长 [111][112] 问题10: 共封装光学(CPO)的发展时机、与收发器的经济差异以及ASP变化 - CPO技术仍面临一些工程挑战,预计今年将有首个系统发布,2026年将有基于以太网交换机的系统发布,但插拔式收发器仍将是主要的形式,CPO的广泛应用还需要几年时间 [118][119] - 收发器位于交换机盒的前面板,信号传输距离较长,存在信号损失和复杂性;CPO将光学元件直接集成到交换机芯片上,降低了功耗、成本和复杂性,但也增加了交换机芯片的工程难度 [121][122] - CPO的定价模式与传统收发器不同,目前很难确定其ASP是否会增加,取决于市场竞争和效益等因素 [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