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宏观政策发力,投资品如何布局?
2025-05-12 23:16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投资品、公用事业、天然气、黄金、有色金属、石油石化、基础化工、矿服、新材料、建材、煤炭、钢铁 - 公司:恒力石化、中石化、上海石化、华锦股份、卫星化学、桐昆股份、新凤鸣、中石油、中海油、德美化工、万华化学、宝丰能源、华鲁恒升、先达股份、利民股份、扬农化工、金禾实业、百龙创元、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新洋丰、史丹利、心连心、雪峰科技、雅化集团、广东宏大、江南化工、高争民爆、宝丽联合、壶化股份、国泰集团、安集科技、鼎龙股份、雅克科技、顺天集团、东彩、中材科技、莱德光电、华恒生物、福莱新材、健身童一中、国恩股份、汇通股份、兴发科技、三棵树、北新建材、伟星新材、兔宝宝、海螺水泥、华新水泥、华润建材科技、宝钢股份、南钢股份、久立特材、河北新天绿色能源、福建中闽、福能、深圳燃气、九丰能源、紫金矿业、云铝、中孚、神火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红利策略:在经济下行背景下重要性凸显,叠加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推动,红利资产配置需求增加,是跑赢基准的趋势,应关注分红比例提高的公司并作为底仓配置。论据为上周10BP降息落地后一批公司分红比例提高,各基金更重视波动率和基准比较推动均衡配置并补齐欠配的红利方向[1][3][4] 2. AI应用领域:虽催化剂众多但兑现需时,预期偏高,经济压力可能导致二次调整但幅度有限,仍是主线,需关注长期发展潜力[1][5] 3. 城市燃气行业:油价下跌是降本主要逻辑,2024年进口LNG价格中枢下降,若价格进一步下跌国内现货有赚取价差空间,看好降本带来的盈利能力改善。论据是2024年进口LNG价格中枢约13美元,2025年春季至今约11美元,同比下降约14%,若降至10美元或以下进口到国内的现货具备赚取价差空间[1][9][10] 4. 黄金:价格受地缘冲突和美国经济韧性驱动高位震荡,利润框架向信用框架切换是长期上涨背景,短期调整是买入机会,板块估值偏低,关注龙头公司业绩。论据是黄金价格上涨始于2022年10月,主要因利润框架向信用框架切换,板块整体估值仍处于偏低水平,一季报显示龙头公司及综合矿山企业业绩亮眼[1][11][12] 5. 有色金属板块:铜、铝等品种估值偏低,中国加码逆周期政策降低关税影响,回调风险可控,关注长期景气高位且具备分红属性的品种以及受政策驱动的小金属。论据如紫金矿业估值仅十倍多一点,铝相关公司如云铝、中孚、神火等估值也处于偏低水平,4月初贸易摩擦导致回调但系统性风险可控[1][13] 6. 石油石化板块:5月以来油价先跌后涨,OPEC增产指引形成利空,美伊谈判积极信号和贸易摩擦缓和支撑反弹;二季度石化企业面临库存损失压力,但股市已有预期,炼化价差改善,国内头部企业受益于竞争格局利好;未来OPEC大概率继续增产。论据是OPEC在5月会议对6月及未来产量发布增产指引,4月油价大幅下滑,炼化价差有所改善[14][15][19] 7. 基础化工行业:周期性产品价格和价差已跌至低位,具备布局价值。推荐白马周期龙头股、涨价品种及偏内需子行业。论据是一季报显示部分子行业业绩同比增长明显,4月全国PPI同比下降2.7%,降幅环比略有扩大,全国PMI数据环比有所下滑[22] 8. 矿服行业: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预期较好,供给端整体整合持续推进,行业龙头企业将继续进行并购重组,炸药产能可能进一步增加,国家政策规定现场混装技术和混装比例需进一步提升,长期确定性较高[26] 9. 新材料板块:目前估值已跌至较低位置,有一些确定性修复且业绩有确定性成长的标的值得推荐,包括半导体、高频高速树脂等领域[27] 10. 建材板块:受宏观政策积极影响,对建材需求有向好趋势,预计随着政策落地房地产销售将进一步活跃,带动装修建材与消费建材改善。论据是宏观政策助力房地产市场稳定,如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等,历史数据显示降房贷利率对房地产销售及个人按揭贷款利率改善显著[28][29] 11. 煤炭板块:近期受前期煤价中速下行影响股价偏弱,动力煤需求处于淡季,煤价处于寻底过程,短期内可能继续保持低位,但随着淡季结束及库存消耗完毕后有望反弹。论据是动力煤整体处于底部区间震荡且呈下行趋势,新能源对火电有挤出效应,供应链高库存压力[31][32] 12. 钢铁市场:今年4月底到五六月份整体走弱,内需和外需均下滑,预计未来两个月建筑领域螺纹钢需求回落,热卷板出口表需受负反馈影响,后续粗钢产量减少概率较大,二季度基本面压力较大,但三季度或有更好表现。论据是传统建筑领域进入淡季,天气影响项目施工,外需受关税影响,1 - 4月粗钢产量同比增长,目前铁水产量达历史同期高位但库存由去库转为垒库[35][3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公用事业行业:一季度能源需求较弱,天然气和电力需求增速下降,新增新能源使火电发电增速下降超5%,燃料成本下降集中于华北和长三角地区火电标的,水电因储水能力强保持正增长且丰枯水期电价差拉大导致部分公司量价齐升,但二季度水电盈利改善需谨慎评估[6] 2. 火电和新能源领域:火电二季度环比一季度业绩盈利修复逻辑成立,盈利能力改善逻辑稳固;新能源领域山东地区给予存量机组煤电标杆机制电价提高盈利稳定性,新增项目需根据区域供需关系决定未来盈利水平,相对看好东部地区风电标的[7][8] 3. 关税对石化板块影响:关税影响最大的标的是卫星化学,若征收125%的关税该项目将亏损,但目前公司生产正常,未来存在修复空间;长丝下游出口订单受关税扰动较大,但其周期性强,目前估值处于历史底部,有很强安全边际[20] 4. 抗风险能力强的公司:中石油和中海油具有较强抗风险能力,一季度业绩表现优异,通过降本增效及中石油天然气业务比重提升对冲低油价风险,目前股息率情况良好,具有长期投资价值[21] 5. 内需驱动型子行业:氟化工、化肥和民爆受出口冲击较小且供需格局良好,氟化工业绩同比增长超150%,二季度长协价格进一步抬升;化肥板块春耕进入尾声,国内外尿素与磷肥价格存在较大差距,不排除恢复健康出口可能性;民爆领域Q1供给增加,但下游矿山需求稳步增长,总体供需格局向好[23][24][25] 6. 建筑材料细分市场:关注二手房与新房关联度较高且弹性大的标的,以及赛道好成长性强的公司,一季度涂料、板材、防水石膏板修复速度较快并有涨价趋势;水泥领域供给侧缩减共识形成,今年产能指标置换导致供给侧进一步收缩预期,价格趋势应逐步向上[30] 7. 国内外煤炭供需情况:国内2025年1 - 3月全国原煤产量12亿吨,同比增长8.1%,主要增量来自山西和新疆;前四个月进口煤炭3700多万吨,同比大幅下降16.41%,预计二季度整体进口量环比一季度将进一步下降;海外印尼调整煤炭出口税率使国内进口成本上升;需求端电力需求相对强劲但整体不及预期,1 - 3月化工用煤消费增速10.9%,建材行业用煤同比下降1.1%,钢铁行业用煤同比增长2.2%,电力行业用煤需求下降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