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制造业、高科技行业、造船业、金融业、机械板块、消费级设备行业、工业级装备领域、工程机械行业、工具行业 - 公司:T公司、华为、字节、小米、小鹏、巨星科技、Stanley Black & Decker、宁都股份、欧圣电气、宏华数科、杰瑞股份、纽威股份、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徐工机械、浙江鼎力、柳工、山推、恒立液压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中美关税现状:美国对中国商品普遍征收30%关税,另有针对光伏、汽车、钢铁等产品额外关税,部分电子、能源产品和半导体已获豁免;中国有131项对等豁免项目,未来或增加;双方对等关税从125个点降至34个点,24个点暂时停止执行,5月14号后剩10个点;美国针对芬太尼特别关税目前20%仍有效 [1][2][3][5] 2. 贸易战意图:美国试图通过一对一谈判解决贸易不平衡,颠覆WTO框架,可能形成不利于中国的新贸易同盟 [1][6] 3. 对制造业供应链影响:中美关税战加速中国制造业供应链外移,企业考虑转移生产基地至第三国,中国全球制造中心地位削弱,仅保留服务国内市场功能 [1][7] 4. 美国“美国优先”政策影响:美国贸易和投资政策针对中国,实施出口管制、投资限制和市场准入限制,采取3C战略,竞争是主旋律 [1][10] 5. 中国反制措施:中国采取对等关税和非关税措施反制,承诺取消4月以来非关税措施,但稀土出口管制预计不取消 [1][11] 6. 不同行业影响及应对 - 高科技行业:美国通过小院高墙策略实施出口管制,集中在半导体和AI领域,未来可能扩展到生物医药等领域,中国企业受打压 [14] - 造船业:美国对中国301调查开始,对使用中国船运货物加征额外税费,未来是否取消待谈判,各国或恢复或加大造船产能 [15] - 工程机械行业:企业面临总计55%关税,通过海外产能或降价应对;龙头企业受影响小,国内贴牌及中小企业受冲击大;行业处于温和复苏初期,预计未来3 - 5年年复合增长率约20% [4][33][34][35] - 消费级设备行业:市场表现持续,出口同比增长,关注具备海外产能的公司如巨星科技等 [30][31] - 工业级装备领域:关注船舶制造业及相关资源品竞争机会,推荐杰瑞股份和纽威股份 [32] - 工具行业:贸易环境多变使小散厂商不利,大型工具企业如巨星科技可抢占市占率 [28] 7. 关税政策走向:基础关税回零不现实,未来或有更多豁免清单,进口商可申请排除享受零关税,中美关税关系复杂多变 [17] 8. 抢出口浪潮:当前90天窗口期内,企业可能加速出口,中国将迎来抢出口浪潮 [18][19] 9. 财富窗口及关税谈判:90天内预计有抢出口现象,24%关税回调可能性低且长期大概率不恢复;芬太尼问题谈判达成协议可能性高 [20] 10. 高关税对出口影响:不同行业受影响程度不同,企业或转移产能或共同承担成本,供应链向第三国转移是趋势 [21][22] 11. 中国制造业应对全球化挑战:重视出海条件,关注品牌力、渠道构建力和产能全球布局能力,提前布局海外产能的公司更具优势 [26] 12. 消费级与工业级设备海外布局差异:消费级设备在品牌、渠道和产能匹配方面成熟,制造外迁速度有优势;工业级设备核心部件依赖多,制造链风险和成本控制复杂 [2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中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可能面临系统性风险,美国曾提出惩罚性关税概念打击人民币国际化,大规模制裁中国金融业概率低但小概率事件可能发生,中资企业在美国上市及证监会审计问题值得关注 [15][16] - 西方国家进口商将调整供应链减少对中国制造业依赖,影响跨境电商服务类型行业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