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消费、医药、轻工业、纺织、汽车、宠物食品 - 公司:美的、海尔、海信家电、TCL 电子、中宠股份、乖宝宠物、佩蒂股份、佳艺、智欧、梦百合、建林、恒林、永义、恒汇源、康隆达、华立集团、开润股份、建盛集团、深圳国际、台华新材、新澳股份、百隆东方、绿通科技、涛涛车业、华域汽车、比亚迪、法拉电子、中熔电气、隆鑫通用、吉利汽车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宏观层面 - 中美贸易摩擦:已见顶并将逐渐下降,但科技和金融领域制裁仍可能升级;此次谈判是帕累托改进,为中国争取企业转型和市场调整时间[6] - 中国出口及 GDP 增长:预计全年中国对美出口保持正增长,加征 30%关税致对美出口降 25 个百分点,对整体出口影响 3.6 个百分点,对 GDP 影响约 0.5 个百分点;一季度截至 4 月出口增速 6.4%,扣除影响仍正增长[1][7] - 政策应对:应落实存量政策,用政策性金融工具应对短期冲击,规模预计 8000 亿 - 1 万亿,而非增发国债或调整赤字率[1][8] - 美国金融工具影响:缓解滞胀预期、减轻通胀压力和经济冲击,可能使美联储降息节奏延后,7 月可能不降息,9 月开始降息概率高,年内或有两到三次降息[9] - 中国市场表现:受益谈判进展和关税下调,风险偏好提振,但 30%关税仍有影响,新增财政政策预期下降;资本市场有望相对美国更好,短期内贸易摩擦调整多的板块或反弹,科技加红利是主线[1][10] - 中国固收市场和汇率走势:短期内国债收益率曲线陡峭化,短端下行,长端有调整压力但全年幅度有限;出口压力大,物价走势悲观,年度级别调整或拐点概率低,已进入配置区间;汇率相对乐观,中枢升至 7.1 - 7.2 之间,人民币或升值但难成趋势,升值幅度大可能降息降准[11] 各行业情况 - 消费行业:具备国际竞争力和强韧性,今年压力增大但长期乐观;2018 - 2024 年对美出口占比下降,企业全球化供应链布局,转口贸易稽查严;4 月对美部分出口下滑,大家电行业订单转移海外;建议关注国际化能力强且海外产能布局丰富的龙头,以及内销补贴受益和运营效率卓越企业[1][12][14][18] - 医药行业:大部分药品获关税豁免,医疗设备加征 145%关税致出口停滞,耗材出口也基本停滞;创新药板块表现强势,医疗设备及耗材类公司股价弱势;关注美国 CPI 上升和特朗普政策影响;今年创新药可能亮眼,优先考虑创新药板块投资,下半年关注医疗服务领域[1][19][20][23] - 轻工业:出口企业受关税影响大,但质地好的企业已恢复跌幅;上市公司在欧美利润维持下会扩大出口;关注具备成熟海外产能布局且抗压性强的公司[3][24][25] - 纺织行业:东南亚纺织业地位重要,部分中国企业在东南亚布局应对关税;中国纺织品出口美国占比下降但仍居首;未来发展受关税政策和全球化产能布局影响,关注海外产能布局好和抗压性强的公司[26][27][29] - 汽车行业:关税调整影响零部件和整车出口,中国整车出口美国比例低,企业可能减少美投资,转向墨西哥、泰国等地布局;长期布局东南亚、墨西哥及环美地区零部件生产,推荐自主创新产业链[30][31][32] - 宠物食品行业:2025 年整体景气度上升,一季度出口额同比增长 12%;对美出口一季度量增,占比刷新 18 年以来最低点;企业通过全球产能布局分散风险,开拓新市场与客户;关注具备全球产能布局优势且国内市场增长加速的公司[3][33][35][36][3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关税情况:2024 年中国面对平均关税 11%,2025 年综合税率约 40%;中国对美平均关税约 15%,总计约 25%;不同行业有差异,团队梳理了 HS10 类码下 18000 个行业关税情况[2] - 90 天期限和小额商品关税:90 天期限从 5 月 14 日开始,美国将 800 美元以下小额商品关税从 120%降至 54%,中国预计降至 10%[4] - 中国反制措施:4 月 4 日起实施出口稀土管制和对美部分农业、科技企业制裁,是否取消未明确,美企申请出口管制豁免,预计 45 天有结果,可能成中美谈判筹码[5] - 美国集装箱和港口货运:最近几周美国集装箱预定量每周约 30 万 TEU,同比减少 10% - 20%;西海岸港口货运量同比下降,如洛杉矶港口 5 月初货物量同比减少 35%;一季度美国补库存,进口数据逆差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 67%[15] - 美国商品价格:有所上涨但幅度不明显,亚马逊调查 900 多种产品中提价仅占 1%,平均提价幅度 6%;3C 数码消费电器部分产品未提价,提价多来自美国品牌,中国品牌也有一定提价,清洁类电器和彩电等基本未提价[16][17]
关税冲击影响跟踪:宏观与消费
2025-05-13 23:19